-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写记叙文三大要点
学写记叙文三大要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课文是一个例子。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将课文学习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途径,更可以把典范文本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鄂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有两篇课文,非常适合用来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写人、记事记叙文的写作,它们就是苏叔阳的《我的老师》和张抗抗的《滋味》。
一 学布局谋篇,详略得当
两篇文章都有非常清晰的行文脉络。
《我的老师》从春天美景写起,自然引出“风筝”这一寄托情感的物象,并用“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一句总领全文,自然过渡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对刘老师的回忆。
回忆部分分作两层,为突出刘老师的可贵精神与品质,作者有详有略地进行叙写,略写刘老师课堂教学中留给“我”的印象,对课外活动时刘老师放风筝的两个场景,则详细刻画。
文章最后自然结束回忆,转入现实生活,表达对刘老师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让全文在余音袅袅中结束。
《滋味》则是典型的总分结构形式。
第一段总领全文,以“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两件事,都是同感觉有关”一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两件事”“同感觉有关”很好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暗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全文主体部分选取两件事情自然形成对比,先写吃杨梅没感觉的滋味,再写放烟花的乐趣。作者的意图不言而喻:同是滋味,“品尝”过程不同,尝到的滋味也就不同,只有自己努力体验了的,才是生活最甜美的滋味。作者把这个道理渗透在极富情趣的事件描写之中,这样既使文章结构清晰流畅,又突出了作品的主旨意趣。
叙述完第二件事后作者并没有像记叙完第一件事情后那样用几句议论句点明事情带给我们的启示,而是用省略号直接结束全文。这样写,更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意蕴也更加丰富。
二 学细节刻画,形象传神
《我的老师》一文中对刘老师的刻画生动传神。板书时“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令学生激动不已;提问时“静静地伫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让学生刻骨铭心;将风筝送入蓝天时“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气喘吁吁抓住线绳时脸上那“得意和满足的稚气”,使人深深感动……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穿越近三十年岁月的风雨依旧撼动人心。
《滋味》一文中也有大量细节描写。吃杨梅一事中,重点描写了“我”半睡半醒的样子:“昏昏沉沉地睡过去”“迷迷糊糊睁开眼”“嘟哝着翻过身”“睡眼蒙?地坐到桌子旁”,一边吃一边打瞌睡,“半睁半眯着眼”,大口努力地吃着杨梅,“连核都来不及吐出来”。这似在睡梦中、稀里糊涂又迫不及待地品尝盼望已久的好东西的独特“吃相”,实在形神兼备,让人忍俊不禁,给人留下了鲜明印象。
文中写男孩子放鞭炮的几句,也是特别有生活气息。他们“冷不丁地点燃”“悄悄地扔到女孩脚边”,看着她们“捂着耳朵尖叫”,继而“开心地乱笑”。那动作、神态,真是惟妙惟肖,活脱脱一幅小男生恶作剧的场面。再比如写放烟花,只有简短的几句:“小心地安放”“试着划火柴”“手发抖”“猛地躲到妈妈身后”等,活生生地刻画出小女孩对烟花既爱又怕的心态、神态。文章用词造句贴切、生动,所描摹的场景实在是天真活泼的少男少女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三 学景物烘托,增彩添色
在记叙文中,简洁得当的景物描写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从而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我的老师》开篇写道:“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既点出“我”触景生情,忆及老师,又彰显生命活力,为揭示全文主旨奠定情感基调。“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一句也并非闲笔,告诉读者,放风筝是舒展身心、展示生命活力的一种方式,又自然引出热爱风筝、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风筝明星”刘老师及其亲手做风筝、放风筝的场景,叙述自然流畅。
《滋味》一文中等待放烟花时写道“天空几乎是一寸一寸暗下来”“空荡荡的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结尾处放烟花时写道“嗤的一声,从地面上飞起了一串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在眼前飞舞蹿腾,把周围黑暗的夜空照得雪亮……”两处对天空、院子、美丽焰火的描写,让读者深切体会到等待放烟花时的万分焦急和放烟花时的无限快乐的心情,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情感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灵魂”,我们平常写记叙文,不论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类的,只要精心布局谋篇,安排好文章的行文脉络,注重详略得当,细节、场景描写传神生动,就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深情流露于笔端,达到感染人心的效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