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ocVIP

宫颈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颈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宫颈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分析,为早期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和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住院的80例宫颈癌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标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肿瘤的8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经期卫生情况、婚育史、避孕史、性紊乱史及是否存在HPV感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调查结果之后,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的高危发病因素。结果: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面,HPV感染、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月经初潮的年龄、首次性交的年龄、性伴人数等与宫颈癌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而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获得的前四位高危因素为: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首次性交的年龄。其中,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第一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导致发生宫颈癌的概率增加,宫颈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宫颈癌,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小可增加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结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首要任务是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在常规体检中增加HPV感染和宫颈炎的筛查,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将普及知识的人群扩展到青春期少女,尽量提高首次性交发生的年龄。   【关键词】 宫颈癌; 危险因素; HPV感染; 宫颈炎;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79-02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宫颈癌发生之后,会直接蔓延到阴道和子宫下段以及子宫体,给妇女带来了无以言表的痛苦[1]。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临床上对于宫颈癌是十分重视的。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在探讨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方面,做了相关的临床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住院的80例宫颈癌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标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他非肿瘤的8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观察组患者经阴道B超、细胞及组织学检查确认为宫颈癌。入选对照组的患者经过细胞组织学检查,确认无宫颈癌。排除标准为患有其他晚期肿瘤的患者。观察组患者80例,年龄24~51岁,平均(40.5±0.1)岁;平均体重(60.2±0.3)kg;平均身高(160.4±0.1)cm。对照组80例患者中,年龄25~49岁,平均(39.1±0.2)岁;平均体重(59.2±0.3)kg;平均身高(158.4±0.9)cm。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由调查员根据不记名问卷内容,逐一询问患者。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身高等)、月经情况(包括初潮时间和末次月经时间等)、婚孕史(包括怀孕次数和流产次数等)、性行为史(包括首次性交年龄、性伴人数等)、卫生习惯、妇科病史和肿瘤的家族病史等方面。   1.2.2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 采用斑点杂交的方法对十三种高危型的HPV亚型病毒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筛选宫颈癌的高危发病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PV感染、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首次性交的年龄、月经初潮的年龄与宫颈癌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详见表1。   2.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癌前四位高危因素为: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首次性交的年龄。其中,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第一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导致发生宫颈癌的概率增加,宫颈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宫颈癌,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小可增加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详见表2。   表2 与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多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β SE Wald P值 OR值 95%CI   HPV感染 2.391 1.075 5.364 0.001 25.312 17.264~37.215   人工流产次数 1.941 0.953 4.371 0.0020 6.116 1.836~5.771   宫颈炎 2.267 0.224 5.843 0.0010 5.496 1.903~15.224   首次性交的年龄 1.423 0.514 6.103 0.0014 5.26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