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名13岁少年恶魔犯罪史多向度解析.docVIP

对一名13岁少年恶魔犯罪史多向度解析.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一名13岁少年恶魔犯罪史多向度解析

对一名13岁少年恶魔犯罪史多向度解析   内容摘要:通过对一起少年特大少年凶杀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关怀和爱的缺失,学校监管功能的弱化,沉迷网络,个体愤怒因子的累积,是致使他犯罪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司法化改造,对未成年人的责任监护制度的建立,构建与督导学校的德育考评体系,和对网络和自媒体不良信息的多维度管控。   关键词:少年犯罪;收容教养制度;责任监护制度;德育考评体系   2012年的一天,在浙江某中学,发生了一起触目惊心的血案。一名13岁的初二男生在学校教学楼,竟用砍刀向三名初三学生猛戳,致两人死亡、一人重伤。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血案带给受害人家长的精神创伤仍是难以言表,给他原先就读那所有几千名学生的学校留下的心理阴影仍是挥之不去。是什么原因,让一名年仅13岁的追梦少年沦为“恶魔”,此血案背后有什么深刻教训可以借鉴?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对叶某案由的简单回顾   2012年10月17日上午,浙江某中学初二(12)班走廊上有学生扔了三、四个臭气弹,该班学生叶某怀疑是初二(8)班的鲍某所扔,遂对其进行殴打。后鲍某与初三学生董某、蔡某、余某一起找叶某“讨说法”,被老师劝阻。为防范他们报复滋事,当日中午,叶某叫上邻班学生郎某一起到他家,拿了一把钢管刀和一把砍刀到学校教室。当日13时20分,董某、蔡某、余某到初二(11)班找到郎某,叫他不要插手他们与叶某之间的纠纷,但郎某不同意,后三人与郎发生扭打。叶某得知后,持钢管刀冲出教室,朝董某、蔡某腹部猛戳一刀,朝余某肋部戳了一刀,致董某、蔡某抢救无效死亡,余某重伤。   凶案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对叶某及其法定监护人采取了隔离与监视居住措施。考虑到叶某未满14周岁,当地公安机关依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决定对其收容教养三年。与此同时,经当地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学校、叶某法定监护人与被害人家庭达成了民事赔偿协议,其中叶某父母赔了18万元,而学校则赔了100多万元。   二、对叶某的心理学诊断   (一)SCL-90测试   2012年10月下旬,收容教养机关对叶某进行了入所初期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即SCL-90测试,结果显示:项目测试总分为157,总均分1.83;其中,阴性项目数为52,阳性项目数38,阳性项目平均分为2.32。具体一些量化指标如下:   从上述指标数据看,叶某的分数无论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都未达到上限,由此可推断叶某无明显心理障碍。   (二)EPQ个性测试   2014年8月,收容教养机关又对叶某进行了艾森克个性测验,结果如下:   叶某的EPQ性格测试显示,叶某具有多血质的性格特征。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注意转移的速度比较快,行为外向,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情感的发生迅速而易变。   三、对叶某的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   这起该市建市以来乃至浙江省几十年来性质最为恶劣的少年特大凶杀案,其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犯罪诱因,从中折射出学校及家庭教育上的什么问题?为此,笔者与其进行了多次交谈。   (一)对叶某的个别交谈   叶某,1999年8月生,家中共五人,父亲长年在企业打工,母亲在外从事保姆职业,爷爷在村里以打牌为业,奶奶则从事一些家务。叶某家在沿海城市的城郊。以下是笔者与叶某三次谈话中采集的部分信息片断:   ――4―5岁时,叶某在一次与邻居的争执中,将对方家里的电视机砸坏了,最后父亲赔了邻居1000元钱,为此叶某被父亲打了一顿。   ――小学三年级时,叶某因好动擅自开启别人家挖掘沙石的机器,造成机器上的绞索断裂,又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因此事父亲赔了对方损失1000多元。   ――小学五年级一次上数学课时,叶某因与其他同学多次讲话,被一个女数学老师打了一巴掌,从此他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2009年,叶家买了电脑,从此他迷上了网络。不上学时,从早上起床到晚上10点,叶某基本上是在玩电脑。他经常登陆的两个网站是游迅网、爱奇艺网,他以前经常玩的游戏是《使命召唤》、《穿越召唤》、《红色警戒3》等。   ――自叶家买了电脑后,叶某成绩直线下降,基本上都是班上倒数。到了初中,四门主课每次考试都是30―40分,老师连试卷也不发下来。据叶某叙述,初一时成绩基本上都是垫底。   ――初一时叶某化了15元从小货摊上买了一把匕首,多次带到学校。2012年5月,叶某和同班一个男同学发生矛盾,叶用匕首向其胸口捅了一刀,致其轻伤。受伤男生住院10多天,家里为此赔了7000多元。学校最后给了叶某记过处分。   ――2012年7―8月,叶某已在外认识了10多个朋友,既有当地的,也有外地的。和他们相处中,叶某学会了喝酒,最多时能喝二、三瓶啤酒,而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