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作用-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论文.docxVIP

Toll样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作用-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oll样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作用-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论文

PAGE PAGE 2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in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bstract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 as the family members of type I transmembrane receptor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Recently, TLRs are believed to be the critical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ity.Innate immunity activated by the recognition of exogenous or endogenous by TLRs induces multiple cytokines that is the key factor to affect differentiation of naive T cells.Abnormal activation of TLRs may cause the functional imbalance of Th1,Th2,Th17 and Treg,resulting in the occurence of autoimmune disea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TLRs in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Key words:Toll-like receptors; rheumatoid arthritis;signal transduction 正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 节滑膜炎及对称性关节骨、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RA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0.4%,全球 为0.5%~1.0%,其第一个5年致残率达30%,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1]。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因子和遗传因素有关。人们推测RA的发病机制可能为: 某种抗原作用于具有遗传学背景的人群,激活T细胞,使其活化、增殖和分泌大量炎性 细胞因子,引起免疫损伤。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 通过识别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MPs),激活天然免疫。TLRs信号还通过上调抗原提呈细胞(APC) 表面共刺激分子及APC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调节获得性免疫[2-4]。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TLR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就TLRs在类风湿性 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TLRs 的生物学特性 1.1 TLRs 的结构、分布和配体特点 迄今为止,已发现 14 个哺乳动物 TLRs,在人类 中有 10 个 TLRs(TLR1~10) 已经被明确鉴定[5]。TLRs 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它们均为Ⅰ型跨膜受体,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3 个功能区组成。其胞外区结构由 十几至二十几个串联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 组成,参与对 PAMPs 的识别;跨膜 区是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胞内区与含一段与白介素 1 受体( IL-1R ) 的胞内区高度同 源的序列, 称为 Toll/ IL-1R 同源区(TIR),是负责 TLRs 下游信号传导的核心结构[6]。 TLRs 在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均有表达,但TLRs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表达量有所 不同。TLR1、2、4、5、6、10表达于细胞表面,TLR7、8、9 位于细胞内体,TLR3可 表达于细胞表面或内体。TLR1广泛分布于多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内皮细胞、N K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多种细胞表面。TLR2、TLR4和TLR5 主要分布于髓系单核细胞,其中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最为丰富。TLR3主要表达于幼稚的 树突状细胞(DC)。鼠TLR6优势表达于脾、甲状腺、卵巢和肺;人类TLR7在肺、胎盘、 脾等组织优势表达;TLR8高度表达于肺、外周血白细胞;TLR9、TLR10和TLR11则表 达于富含免疫细胞的组织,如脾、淋巴结和外周血等[7]。 TLRs不仅可识别外源微生物的膜成分,而且可感受损伤的组织或细胞释放的内源性 配体,诱导天然免疫应答[8]。多数TLRs存在相应的天然配体, 此外TLRs之间还存在形 PAGE PAGE 4 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组合识别形式扩大TLRs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