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脸谱绘画色彩分析
戏曲脸谱绘画色彩分析
摘 要:戏曲脸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元素,是代表性标识之一。脸谱的色彩与线条显示表达出深刻思想与内涵,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传达出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色彩习俗,是最具民族标识性的艺术代表形式。中国的脸谱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却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表现。通过对脸谱色彩的内在文化研究,浅层分析了戏曲脸谱的色彩思想寓意,探寻戏曲脸谱的用色规律,阐解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意义,进而探索脸谱色彩元素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和启迪,给现代设计师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戏曲脸谱;色彩;传统文化;价值
一、绪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戏曲脸谱,是中国戏曲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标识之一。戏曲脸谱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与心理构成。
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是中国戏曲演员涂在脸上的绘画。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经历漫长沉淀发展至今,它早已经不仅是一种化妆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而脸谱的形、色、意等方面也是现代设计灵感的源泉,值得我们对脸谱尤其是专门对脸谱色彩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同时对我们认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存在的本质特征以及中国传统元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戏曲脸谱色彩的形成与发展
(一)戏曲脸谱色彩概述
中国戏曲脸谱用色大胆、对比强烈、色彩绚丽,同时又能够塑造人物特征,有视觉和精神的双重含义。
戏曲脸谱最初只有红、黑、白三种颜色,后来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黄、紫、蓝、绿、金、银为辅色,各色相互搭配,写实写意融为一体。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然后用其他副色衬托。其主色有固定寓意,如红色在脸谱中象征忠义、血性、赤诚,红脸角色如关羽(图1)、黄盖都是赤胆忠心。而黑色则代表不苟言笑,勇猛鲁莽的性格(图2)。再如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油白脸表现冷漠刚愎,蓝脸表现桀骜不驯,等等。
(二)戏曲脸谱色彩的形成因素及其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发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则其色彩的形成必然离不开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以及巫祀祭礼,宗教与民俗等因素对色彩形成有影响和推进作用。
1.自然因素与巫祀祭礼
在远古时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电闪雷鸣、洪涝灾害等自然现象使先民感到恐惧,因而对神灵有深深的畏惧与膜拜。而天神也即天空的颜色――青色,就成为部落的保护色。鲁智深、史进、燕青等戏剧人物都是遍体青色花纹。除了青色,红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红色也在后来的脸谱中象征忠义、血性、赤诚。红脸角色如关羽、黄盖都是赤胆忠心。诸如此类的原始色彩,形成了对脸谱色彩的初步界定。
色彩的选择是原始巫术礼仪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那么色彩的演变过程中自然也就少不了巫术礼仪这一重要元素。巫具之中,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不是随意选取的,必须与巫理形成整套的系统与理论的依据。
2.五色观对脸谱色彩的影响
先民们经过长期生活,把对大自然的感受进行创作,逐步形成了一套自然与社会所结合的色彩理论,即传统五色观,通过“青,赤,黄,白,黑” 五种单色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所想所感,也称东方民族五彩。五色观逐渐成为后世脸谱色彩的重要形成依据,同时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渗透下,成为一种戏曲人物评判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通过脸谱色彩区分尊卑。以色彩别尊卑的典型方式是正色示尊,间色示卑。正色即青、赤、黄、白、黑,其他颜色也就是“间色”。如在明清戏曲中“大净”就有红、黑、白之分,其中的正派角色多用红、黑二色。
第二,通过脸谱色彩的选择对人物进行褒贬。以“上色”褒奖忠勇正义,以“贱色”贬低卑劣恶行。例如,戏曲脸谱中用红(赤)、紫、黑等色彩代表忠勇耿直的人,而以绿、蓝、白等色彩代表奸诈小人。
第三,通过脸谱色彩分辨吉凶。上古时期,有“玄主吉,白主凶”之称。当吉凶具体到脸谱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分辨善恶美丑,如净行中的白脸奸臣曹操、董卓等。而黑色则代表忠义之士,如黑脸包公。
3.民俗宗教因素
戏曲来源于广大民众,那么根据不同区域民俗宗教的不同,在脸谱的色彩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
例如藏戏面具(图3),在色彩的使用上,与藏传绘画一样,主要使用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尽管大多数色彩相对于汉族没有太大差异,但“黑”“白”二色的象征意义却是大相径庭。藏族面具中白色象征纯洁、 高尚、温和向上,而黑色在藏戏中象征邪恶、罪孽、黑暗。
(三)色彩的演变
脸谱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脸谱经历了原始时期的狰狞神秘,而后逐步走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