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细胞分析研究进展
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细胞分析研究进展
摘 要 微流控技术由于其固有的优势已发展成为细胞分析中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从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细胞微环境的模拟和控制、单细胞分析、芯片器官以及微流控芯片与质谱联用技术等方面对微流控技术在细胞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启发。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微环境;单细胞;芯片器官;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细胞分析; 综述
1 引 言
微流控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微米和亚微米尺度下控制微小流体和颗粒的科学,同时也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诞生的多种技术的总称。微流控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人们认识到微电子加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加工制作微型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装置,并且具有颠覆传统实验室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1]。与传统实验室分析方法相比,微流控技术具有样品消耗量小、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微型化、易于集成等优势[2]。尤其是其强大的集成能力,使得包括反应、前处理、检测等实验流程都能够集成到一个微流控系统中完成。
在微流控技术的众多应用中,人们更加关注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细胞分析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例如细胞细胞共培养和相互作用、体外细胞微环境的构建和模拟、单细胞操控和分析以及芯片器官等。除上述优势满足了生命科学对细胞等生物样品进行更高效、更灵敏、更快速分离分析的需求外,微流控系统特征长度的尺度与细胞和其他微生物实体的大小相称,更有利于对少量细胞甚至是单个细胞的操控和分析。而且,大多数生物体系中都会涉及到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下的物质或信号传递,特别是在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及通讯中,这使得能够应用微流控技术在体外有效模拟细胞微环境尤其是模拟可溶性因子所构成的微环境[3]。系统比表面积与其特征长度成反比意味着在微流控系统中,传热和传质等过程被大大加强,一些在宏观维度下通常不会遇到的物理化学界面现象也能够利用微流控平台进行研究。而且,在微小尺度下物质的分离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的进行。
本文将从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细胞微环境的模拟和控制、单细胞分析、芯片器官以及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等方面对微流控技术在细胞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2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
对细胞进行培养是在体外开展细胞研究的基础。目前,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方式有二维(2D)和三维(3D)两种培养方式。
微流控芯片上2D培养与将细胞培养于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相似,一般都是细胞贴壁于刚性的2D基底(例如玻璃的表面)上,从细胞上方流过培养基等液体来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冲走代谢废物或者提供药物刺激等[4,5]。而在将细胞2D培养前,一般会对芯片通道进行表面处理,改善其亲水性以利于细胞贴壁生长,常用的修饰试剂有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6]、胶原蛋白[7]等。PLL为多聚阳离子化合物,而细胞表面带负电荷,使用PLL修饰微通道表面后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作用促进细胞的贴壁和生长。Gao等[8]利用0.1% PLL溶液对细胞培养室的玻璃表面进行修饰后进行细胞的接种、培养和药物刺激(图1),A549细胞在该细胞培养室中能保持至少5天的活性。在该工作中,Gao等利用聚乙烯管将细胞培养室与填充有固相萃取材料的功能单元连接起来,并与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直接联用实现了对A549细胞对维生素E代谢的研究。Liu等[9]构建了一种微透析纸喷雾离子化质谱的一体化平台用于细胞培养的在线化学监控。在该工作中,频率和大小可控的液滴在微透析后产生并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但是,这种直接在细胞培养上方流过培养基的培养方式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会对细胞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10~12]。Lecault等[13]开发了一种等渗灌注微流控细胞培养阵列实现了低剪切力条件下的细胞连续培养。
(A)芯片上2D细胞培养和固相微萃取单元的示意图。(B)2D细胞培养单元的尺寸,接种细胞前使用0.1% PLL修饰玻璃基底。(C)固相微萃取单元的尺寸。(D)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实物图。
(A) Schematics of one unit for cell culture and sample pretreatment prior to ESIQTOFMS detection. (B) Dimensions of cell culture channel, precoated by 0.1% PolyLlysine (PLL) before cells seeded on the glass substrate. (C) Dimensions of microSPE column. (D) An image of microflui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