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警惕孩子心理疲劳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切实对学生进行减负,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有分析家指出,减负之所以难见成效,关键是家长不配合,因为家长都不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判断或许不公允,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期,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教授彭锦州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触目惊心,积重难返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讨论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孩子的健康。在开始讨论之前,我先展示一组数据。2016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发布最新调查结果。该调查在北京、广东、上海等10个省份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进行,回收有效问卷9360份。调查结果显示,“00后”在校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均超过“90后”。“00后”小学生平均在校8.1小时,与“90后”相比增加0.6小时;“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11小时,与“90后”相比,增加0.4小时。学习日,57%的“00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休息日,也有34.5%的睡眠不足9小时。同时,“00后”上课外班的时间大幅度增长,学习负担出现了从课内向课外转移的特点。数据显示,“00后”学习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0.8小时,是“90后”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90后”的3倍。运动日益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37.7%的“00后”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运动,较“90后”(32.6%)增加了5.1个百分点,但运动量不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现在,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邓志毅(11岁女孩的爸爸):自从我的孩子出生,我就特别关注此类报道,每次关注都有触目惊心之感,相对来说,这次的调查结果还算是比较让人宽心的。我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戴400多度的近视眼镜,每天家庭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周末也不能休息,因为要上4个补习班。我开车接送她上补习班,她经常在后座上睡着。到了家,我不忍叫醒她,就停好车让她睡。看着她疲惫的小脸,我心疼,但我有什么办法呢?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小小年龄就已身陷应试教育的江湖,实在可怜;而我,也身陷陪读的江湖,实在无奈。
主持人:有人说中小学生?p负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家长不肯配合。您同意吗?
邓志毅:不是不肯配合,是不敢配合。比如,现在小学老师受教育局减负政策限制,不敢给学生留太多的家庭作业,我们做家长的就心慌,偷偷求老师再布置一些,如果老师不肯,我们只好自己买学习资料给孩子“加餐”。不是家长成心跟孩子过不去,是怕孩子掉队啊!我的孩子减负了,别的孩子没有放松,将来小升初、中考、高考,我的孩子就要吃亏,哪个家长敢掉以轻心?所以说,家长实在是有苦说不出啊!
主持人:请彭教授谈谈看法。
彭锦州(家庭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教授):我非常理解家长的苦衷,因为我也是家长。至于中小学生减负困难重重是因为家长不配合的说法,我认为没有说到点子上,真正的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没有改变,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学生和老师都不敢放松。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积重难返的老问题。
身心俱疲,恶性循环
吴宗淑(15岁男孩的妈妈):大家都知道,中学生是社会上最累的群体。可是我很奇怪,我儿子做作业很累,让他玩游戏,他却可以玩通宵。请问彭教授,孩子喊累,究竟是身体累还是精神累?
彭锦州:我们常说的疲劳,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是身体超负荷运转而造成的,比如,孩子参加体力劳动或运动,就会觉得很累,不想动,但经过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后,身体疲劳很快就能消除,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人们主观体验到的一种疲倦感,是由于心理上的弦儿绷得太紧导致的。孩子的心理性疲劳来自于心理上的压力,不仅会引起生理疲劳,还会引发厌学情绪。孩子觉得学习越来越无趣,却无法逃避,于是进一步加重了心理疲劳,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家长会发现,再怎么给孩子施压,成绩都没有起色;原本活泼可爱、爱说爱笑的孩子变得沉默、叛逆,不爱跟爸妈说话。如果心理性疲劳长期得不到调整,孩子还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
单瑾(14岁女孩的妈妈):也就是说,生理性疲劳有可能是心理性疲劳引起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彭锦州:没错。本来,学习是最令人快乐的事情。广义的学习包括玩耍、看电影、课外阅读、学生间的互动等,孩子们不会觉得疲劳和厌烦。真正让孩子们感到疲劳的是考试,以及考试带来的挫败感。当自信心在挫败感中不断减弱,自我评价越来越低,孩子们本能地会有逃避的反应;如果无法逃避,沮丧、无助、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就会占据孩子的大脑,不仅无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册劳动日常收纳教案.docx VIP
- 2025年孝感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数学-广东省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docx VIP
- topworx D系列阀门控制器安装调试维护手册.pdf VIP
- 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 VIP
- ATmegaS128_部分辐射报告Rev3.pdf VIP
- 怎样收纳整理物品课件.ppt VIP
- 文旅新媒体运营 课件 第7、8章 文旅新媒体的数据运营、文旅新媒体运营技能 .pptx
- 《架空输电线路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道巡视技术规范》.pdf VIP
- 电梯使用单位题库-安全总监.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