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宋代诗歌生活化哲理化倾向
浅析宋代诗歌生活化哲理化倾向
摘 要:当昂扬、奔放、恢宏的盛唐气象再也不复存在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两宋文人以追求“平淡”为极境的现象。两宋诗坛上,在对唐代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宋代诗歌呈现出一种与唐诗截然不同的风格,即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或心性的体悟,对自然生命精神的感悟,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的品悟,这就使得宋代的诗歌具有一种细腻的特征,呈现出简淡、内敛、细腻的风格。
关键词:宋诗;体悟;简淡;内敛;细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75-02
经过了极度繁盛的大唐帝国,历史的车轮辗转逶迤地来到了两宋时期,这时,昂扬、奔放、恢宏的盛唐气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宋文人以追求“平淡”为极境的现象。清人蒋士铨在《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面对唐代诗歌如此绚烂而又耀眼的诗歌成就,宋代文人只有另辟蹊径,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因此,在两宋文坛上,在对唐代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宋时的文人以追求“平淡”为极境,形成一种以平淡为美的美学境界。呈现出一种与唐诗截然不同的风格,即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或心性的体悟,对自然生命精神的感悟,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的品悟,这就使得宋代的诗歌具有一种细腻的特征。呈现出简淡、内敛、细腻的风格。以这种风格为背景,宋代的诗歌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表现:第一,倾向于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同时,在描写过程中更注重于对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道理的思考与体悟;第二,即为诗歌哲理化的表现。
一、生活化倾向
生活化倾向,即宋诗对日常生活的侧重描写。在两宋时期,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琐碎事物,都成为宋代文人吟诵的对象。例如苏东坡的《汲江剪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是苏轼于哲宗元符三年在海南儋州创作的,描写煎茶这件日常小事,然而却写的妙趣横生。纪昀评价这首诗说:“细腻而出一洒脱。”
再如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和《赣上食莲有感》。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就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o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双井茶送子瞻》)
在对诗歌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的品味中,呈现出一种妙趣横生、机趣自然的风貌,也显现出宋代文人沉稳、平和、淡泊的精神风貌。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角戢,更深兄弟思。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令我念众雏,迎门索梨枣。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赏。(《赣上食莲有感》)??
整首诗仅仅只是“食莲”这么一件日常小事。全诗层层深入,面面铺开。由分食莲子,想起母亲把莲子分给孩子们的慈爱情景;由看到一颗颗莲子共生在莲房中的样子,更加深了对兄弟的思念;由莲心之苦表达出了关于处世人格的感想。
曾季狸在《艇斋诗化》中说道:“山谷《赣上食莲》诗,读之知其孝弟人也。”此外,再如黄庭坚的《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演雅》、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杨万里的《小池》,还有苏东坡的名篇《咏海棠》等等诗歌。看他们所咏之物,食莲、海棠、猩猩毛笔、蝴蝶、荷等等,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之事、常见之物。这些题材,其中有的前人已写过,但宋人却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另辟蹊径,于这些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的事物之中注入了对个人情感或心性的省思,对自然生命精神的感悟。
二、哲理化倾向
哲理化倾向,即宋诗哲理化的表现。两宋文人在诗歌体材上对日常生活发掘的同时,在吟诵这些平凡的、常见的琐事细物中,体现出了前人所未能领会出来的“哲理之思”。
后人评论“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以意胜”、“宋诗之美在气骨”等等,这筋骨、意、气骨便是宋代诗歌的骨髓。而最能体现这一本质特征的便是宋代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理趣。宋代诗歌中的理趣特征与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宋建立之后,对佛教采取保护、鼓励的措施。各种佛教宗派因此兴盛起来,尤其是禅宗,迅速地推行起来之后,又主动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
到了北宋中叶,三教合一已成为一种时代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两宋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性格不同于前代文人,他们稳健、淡泊、入世而又超世。同时再加上理学思潮的影响,两宋时期的文人更加注重自身的“内省”。因而,在诗歌的创作上,总是能从一些平凡、平常的日常之事,挖掘出一番人生哲理。例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上)第二章 中古文学.pptx VIP
- 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总结复习和常考题型练习.pdf VIP
- 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pdf VIP
-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pdf VIP
- 【阅读训练】初中阅读理解名家作品——史铁生.docx VIP
- 读后续写—A Gift for Grandpa 课件【备课精研】高三英语写作专项.pptx VIP
- (高清版)DT 1031.3-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3部分:井工煤矿.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富士PXF9使用说明书.pdf
-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学习与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