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
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
摘要:为寻求合理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探索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山东典型农区,采取大田小区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1)100%有机肥(M),(2)75%有机肥+25%化肥配施(MNPK1),(3)50%有机肥+50%化肥配施(MNPK2),(4)25%有机肥+75%化肥配施(MNPK3),(5)100%化肥(NPK),以不施任何肥料的地块为对照(CK)。结果显示:以MNPK3处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最高,达12 565.95 kg/hm2(其中,冬小麦6 188.15 kg/hm2、夏玉米6 377.79 kg/hm2),较对照提高1.20倍(其中,冬小麦90.5%、夏玉米1.59倍),与NPK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处理,冬小麦-夏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以成熟期籽粒粗蛋白含量为例, 75%有机肥与25%的化肥配比处理效果显著,冬小麦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提高1.29倍,较化肥提高3%,夏玉米粗蛋白较对照提高53%,较化肥提高7%。100%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籽粒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沉淀值均明显改善,较全化肥处理分别提高3.95%、4.32%、降低2.55%。在兼顾产量和籽粒品质等因素下,利用常规化肥用量的75%其余亏缺的养分用有机肥补充,能获得比单施化肥处理更高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品质,减少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有机肥 ;化肥 ;产量; 品质
中图分类号:S147.2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71-08
近年来,大量使用化肥并没有明显提高作物产量[1,2],而不合理施用化肥引发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3~5]。以氮肥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与消费国[6],早在1998年中国农业化学氮肥施用量就已突破2 470×104 t,占世界同期氮肥用量的29.7%[7]。因此,在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乃至增长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化肥施用措施是当今生态农业急需突破的重要课题。
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化肥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秸秆过腹还田是一种好思路。一方面,中国农村秸秆丰富,但大部分直接焚烧,到处堆放[8],影响了村容,急需为秸秆寻找出路;另一方面,秸秆焚烧造成了大量生物质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具有很大的综合利用价值[9]。目前,全球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每年为(1 000 ~ 2 000)×108 t ,中国约6.4×108 t[10]。通过适当的青贮加工,把秸秆作为饲料喂牛等大型反刍动物并进一步转化为有机肥,再配施一定的化肥,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有力保障作物增产[11,12]。畜禽粪便中包含农作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13],施入土壤后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有益动物(如蚯蚓)数量,促进农作物增产,并可提高作物品质[14~16]。尽管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很多,但基于秸秆—饲料加工—肉牛养殖—牛粪还田的完整试验却不多。采取多大比例的有机肥,既能保障产量还能改善作物品质,类似试验在大田上的应用研究尚不多。
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之路,本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山前平原开展长期定位研究,本试验就是通过秸秆过牛腹得到的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方法长期定位来探讨这种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为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在位于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站(35°26′34′′N, 117°49′13′′E)进行。该定位站利用秸秆养殖肉牛达120头,年产牛粪约500 t,全部归还农田,充足的有机肥来源保证了有机肥料的供应。定位站所在农田为山东沂蒙山区山前小平原,耕地类型为中低产田,土壤为棕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0.6 g/kg、全氮含量0.76 g/kg 、速效磷含量10 mg/kg、速效钾含量60 mg/kg、缓效钾含量628.5 mg/kg。根据定位站自动气象站记录数据,多年平均气温13.5℃,平均无霜期211 d,年平均降水量771.8 mm。
1.2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冬小麦(品种为良星99)、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供试肥料为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 12%)、硫酸钾(K2O 51%)、腐熟牛粪(烘干牛粪全N 0.21%,P2O5 0.09%,K2O 0.11%)。
1.3试验设计
本试验为大田小区试验,肥料处理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