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docVIP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对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布局特色和传统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传统特色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保护与发展的构思,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深化旅游开发,打造“大杏花村”的旅游品牌的对策。   关键词:空间布局;特色;构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11-02      诗人杜牧的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汾酒之都――汾阳市杏花村镇。酒都杏花村镇历史悠久,以“诗酒天下第一村”闻名于世,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国名酒的鼻祖――汾酒,驰名中外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就坐落在杏花村镇区。杏花村镇因镇而得酒名,因酒名而兴镇。   1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分析   1.1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镇区的空间布局   在2007年经汾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汾阳市杏花村镇总体规划》(2007-2020)中确定了杏花村镇区的空间布局为“一轴、两带、四区、一基地”。其中:   “一轴”是沿汾酒大道(现307国道)形成的城镇发展主轴线,即汾酒之轴。   “两带”是沿小相河和东涧河形成的滨河景观林带。   “四区”分别是城镇行政区中心、历史风貌生活区、工业园区和现代居住区。城镇行政区中心位于酒都文化广场;历史风貌生活区位于镇区东部,主要围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符观、杏花村汾酒作坊及历史文化街巷(旅游购物一条街)卢家街、(杏花村风味饮食一条街)永太路进行旧区改造和综合整治形成历史风貌生活区;工业园区位于北部,靠近夏汾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汾阳车站与汾酒大道连接线;现代居住区位于工业园区西部,依托307国道酿造工业走廊和汾阳城市发展形成。   “一基地”是仓储物流基地,位于汾阳车站以南北环街以北,与车站配套形成,培育发展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使其成为辐射周边区域的运输物流枢纽。   1.2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特色分析   杏花村镇是中国酒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处酿酒圣地,其酿酒史可谓是中国酿酒史的一个缩影,建筑遗产丰富,镇境内有金代建筑太符观、明代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申明亭以及灵岩寺、药师七佛多宝塔等国家级保护、省级保护文物单位,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2.1 地域文化特色   1.2.1.1 汾酒文化   因镇而得酒名,因酒名而兴镇。汾酒又称杏花村汾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之一。汾酒因杏花村镇而得名,同时,汾酒可以说是中国名酒的鼻祖,其他名酒均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关系,国酒茅台的酿造工艺即直接来源于汾酒。汾酒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又使杏花村镇这个神奇小镇广为人知,从而带动促进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城镇的发展。   1.2.1.2 旅游文化   1993年10月,汾酒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中国第一家酒文化研究基地的诞生。1995年,杏花村与五台山、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名胜一起通过公众投票的方式胜出,被山西省旅游局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并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文化名镇”、“山西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省环境优美镇”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1.2.1.3 新石器遗址文化   属于龙山仰韶文化,其中有部分夏商遗物。为研究中国第一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1.2.2 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   1.2.2.1 太符观   太符观平面布局为纵中轴线对称式,沿中轴线依次为牌坊(待复原)、山门、过殿(待复原)、正殿,东西配殿等位于两侧。斗拱真昂和大叉手的采用,体现了早期建筑的特点。山门采用牌坊式,是太符观建筑群的又一大特色,更为珍贵的,是太符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其附属艺术品完好地保留着约150 m2壁画、40 m2悬塑、80余尊泥塑、20余尊碑碣、两尊明铸铁狮。   1.2.2.2 护国灵岩寺   护国灵岩寺始建年代较早,且与朱明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七佛多宝塔八角13层,高约30 m。其塔基部位浮雕、圆雕均线条干练、栩栩如生。外部以青砖仿木雕出木构件并叠涩出檐,是其重要特色,琉璃角兽、木角梁等的采用,也为他处所少见。   1.2.2.3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以义泉涌作坊旧址、申明亭为中心,以明清山西民居建筑为特色,木、砖、石三雕建筑构件极富时代性与艺术性。   2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   2.1 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构思   (1)城镇发展与布局策略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同时紧密结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保护为基础。   (2)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带动城镇新区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进行城镇功能结构调整。   (3)通过多角度、多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