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数词多重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诗数词多重意义

杜诗数词多重意义   摘 要:杜诗里的数词具有多重意义:组诗的篇数呈现了数字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对表示数字式的年号特别重视,大量出现在诗中;他的诗史用了大量的数字,记录了安史之乱及其以后历史的真实。这些数字充满了感情与愿望,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这些数字的真实与诗化,构成了杜诗一道又一道特殊的景观,也体现杜诗广博深沉的风格。   关键词:组诗数字;年号的准数字;诗史数字; 杜甫;杜诗   中图分类号:I2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4-0113-06   在1 453首杜诗中,据统计大约有600句使用了数量词,将近两首就可以见到一次。这自《诗经》以降,确实是一道特殊的“数字线”。它涉及到组诗、诗史、生平,以及铺排、对偶等问题,包括审美趋向与思想内容的各个方面。然论者寥落①,尚须予以关注。   一、杜甫组诗数字的广泛与特殊   所谓数词,除诗本身,还包括诗题、序文在内的数字、量词,以及二者的结合。另外,表示时间的准数量词――年号,还有带有数字的地名,都具有数量词的作用。   杜诗的数字首先是显见于组诗的数量,这是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杜甫组诗数量之多,篇数选择的广泛与特殊,都让人感到惊讶,这关乎对数字审美趣味的选择与多样,颇值得详究其中的奥妙。先看看表1的统计:   由表1可见,组诗种类共12种,凡132组,合共460首,占了杜诗总数的1/3。二首的组诗多至70篇,占了组诗总数的1/2。可见“二”是个习见数字,一首意之未尽,便再来一首,并无深意。一组20首的组诗仅《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在丧乱中奔波的开始,感慨百端,不得不多。每组12首里包涵《发同谷县》与《发秦州》各12首,虽无组诗之题,而有其实,故把这一特例也算在内。其余大量无组诗之名而具其实者,因每组篇数无多,则一概不计。如《兵车行》与《丽人行》,《哀江头》与《哀王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与《北征》,《夏日叹》与《夏夜叹》等,杜诗此类甚多,此不计算在内。   由每组两首至12首,除过11首者缺无,其余均有,这在初、盛唐与先唐诗中,绝然罕见。即以盛唐篇数较多的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相较,其间的差异亦为甚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第一,王维、高适、岑参的组诗种类与数量均少。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李白《秋浦歌十七首》、《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此3种数量的组诗杜诗均无。而11、13、17在两位数中属于普通的自然数字,它不像12所具有数量多或程度高的极数意义,而杜甫的12首为一组的共4篇,为盛唐诗人之冠。只有李白的《拟古》与《寄远》各12首,然这两组诗并非一时所作,且有被怀疑的伪作在内。而杜甫的《发同谷》、《发秦州》等各12首,还有《解闷十二首》、《复愁十二首》,均属一地或一时所作,可见杜甫对此表极数的数字具有特殊的浓厚兴趣,这和杜诗重、大、深的审美要求是一致的。   第二,“九”为个位数的极数是不言而喻的。李白等四家一篇也没有,杜甫则有《前出塞九首》与《绝句漫兴九首》,亦非偶然行为,而是出于对个位大数的尚大审美的追求。一组八首的只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一组五律,而且据题后注是“奉诏作五言”,属于偶然被动行为,而非有意为之。而杜甫《八哀诗》、《秋兴八首》均属大篇,均为精心制作,前者且为长篇巨制。   第三,“七”在个位数中是个负阴抱阳的特殊极数,它可以表大悲大哀,也可以有表示祥和的一面。杜甫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与《江畔独步寻花七首》,正好体现两种不同感情的两极。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为六言绝句,岑参《冀国夫人歌词七首》为七绝,均为颂美之辞,只是感情的一极,这就显得大悲大哀的《同谷七歌》的特殊与重要,同时表示了对此特殊极数双向重视。   第四,组诗首数最大的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但此组诗几乎连缀了他的一生,并非有意而作组诗,大概在李阳冰编辑时把同类集合在一起,名为组诗而实非组诗。除此,最大的组诗就是杜甫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数量之大,亦为盛唐之冠。一组六首的组诗,只有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与《横江词六首》,前者为五言四韵,后者为七绝。而杜甫有“三吏三别”、《戏为六绝句》、《绝句六首》,前者为叙事大篇,中者以诗论诗,后者为五绝田园诗,从题材、诗体和组诗首数,都带有开疆扩土与创革变新的性质。   总之,从表1、表2看出,杜甫组诗共12种132组,组数是李白等四人总和78组的几近二倍,组数12种类比四人中最多的李白还多出1种。在种类上李白和杜甫匹敌,然在组诗的数量与全面上杜甫则远远超出李白。一方面,在结构上杜甫最善于组织多首诗为一篇的组诗。另一方面,可看出杜甫组诗本身所显示出数字的文化意义。杜甫对组诗每篇2至12首,除过11以外的任何数字都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6、7、8、9的重视,则是包括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