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亥革命时期反满思想实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辛亥革命时期反满思想实质

浅析辛亥革命时期反满思想实质   【摘要】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满思想,是1900?D1911年时期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的社会政治思想。本文认为反满思想的实质是利用反满民族主义来传播革命民主主义,即通过反满民族主义号召广大民众起来革命以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关键词】辛亥革命;反满思想;实质      Brief analysis 1911 Revolution time counter-full thought essence   XIAN Qiao-ying   【Abstract】the 1911 Revolution times counter-full thought that is 1900-1911 year time has the significant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social politics thought. This article thought that the counter-full thought the essence is uses the counter-full nationalism to disseminate the revolutionary democracy, namely through the counter-full nationalism summoned that the general populace get up the revolution to overthrow the Qing Dynasty authoritarian rule, establishes the bourgeois democracy regime.   【Key word】1911 Revolution; Counter-full thought; Essence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69-01      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满思想,是1900?D1911年时期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的社会政治思想。胡汉民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主要有两条经验:其一是策反新军为“成功革命之重要因素”,其二即为“排满宣传战胜一时之思想者,实为根本之成功”[1]因此研究反满思潮的实质对于深入理解辛亥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的的宣传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的层面,一是感性的层面。理性的层面主要用与知识水平较高之中等社会,但是对于下层社会大多数都未曾受过教育的民众而言,要使他们拥护革命,只有通过感性的宣传方可收到效果。革命派要推翻当时的君主专制,而当时的君主和皇室又是数百年前以武力入主中原并曾对汉人大肆屠杀的满人,为了减轻革命的阻力,他们当然不会放弃煽动汉人仇满情绪这一有力的手段。辛亥革命正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倡导“反满”民族主义。   但此时的“反满”思想已不同于往昔的“反满兴汉”、“讨胡诛妖”的传统民族思想,而是与争民权、求革命的思想结合起来,具有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内容。“反满”只是推翻君主专制的宣传口号,而其实质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正如1903年革命派就向康有为、梁启超公开声明:“故排满有二义:以民族主义感动上流社会,以复仇主义感动下流社会,庶使旧政府解体而新政府易于建立”[2]。由此可知反满思想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具有明显的反满性质,以此来号召革命;二则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   一方面,反满思想对于宣传、发动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兴中会开始,革命派们就有意识地利用反满来不断扩大革命宣传。在革命派的报刊上大量刊登了有关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王夫之等人事迹的图像、诗文。《民报》公开呼吁:“有谙于明末佚事及清代掌故者,务祈据实直陈,发为篇章,寄交本社,又宋季明季集史遗集下及诗歌小说之属,亦望惠借原书,或将原书抄录寄交本社,以资来辑”[3]。冯自由指出,兴中会初期“所用宣传工具,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及选录明夷待访录内原君原臣、单行本数种”[4]。孙中山、陈少白等利用它们对留学生进行启蒙,李书城回忆:“同孙先生见过面,听过孙先生讲述排满革命的道理。他们并介绍我们阅读一些书籍,如《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及王梨洲、顾亭林、王夫之等明末清初诸大儒的著作,遂激发起我们的民族感情”。使“排满革命”迅速成为国人的共识。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反满革命的鼓吹与反帝爱国的动员结合起来,使“救亡图存”成了不甘屈服的中国人心目中最直接、最鲜明的目标,成了唤醒民族意识的最响亮、最富感召力的口号。邹容在《猛回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