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中美高等工程培养模式初探
比较中美高等工程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 在对比中美高校教育资源差距的基础上,首先针对美国技术类和工程类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工程人才培养,分析了ABET所构建的认证准则;其次,以欧林工学院为例,阐述了回归工程的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最后,从专业认证、课程体系、课外平台等方面,比较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先进经验。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firstly,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al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merica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s analyzed, and th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constructed by ABET are analyzed. Secondly, taking the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project teaching of regressive engineering. Finally, from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extracurricular platform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merica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ome advanced experience.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工程教育;ABET;项目化教学
Key word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ABET;project-based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222-03
0 引言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将面临着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及路径选择,达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简称“天大行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1]。为了更好地探索高等工程教育建设的“新工科”模式,借鉴有着悠久高校办学历史、拥有目前世界最充足科研资源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比较中美两国在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1 中美高校教育资源的对比
当前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体系有四个,即《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写:THE)、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写:QS)、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和《美??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World Report)的世界大学排名。考虑到本文是对中美两国高校的比较研究,选取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和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的世界大学排名为中美两国高校的排名做一横向比较。
在2016-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前400名的高校大部分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107所(占比26.75%),中国13所(占比3.25%),且在前20名顶级世界名校中美国占据了15所。美国优质高校资源在全世界高校资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不仅成批量地占据榜单前列,而且越是名次靠前,美国高校所占的比例越高。相比之下,中国高校进入前100名的占比数量仅为5所。
相较于《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排名,国际高等教育研究(QS)排名的指标体系呈现出重视主观评价和重视师生比的特点。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QS)发布的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前400名高校中,美国占据75所(占比18.75%),中国20所(占比5%)。QS排名呈现出与THE排名同样的现象,那就是美国高校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同时,不难发现中国高校进入前400强的高校数量也在明显上升,具体进入THE、QS世界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