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叶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柳叶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豆科槐属植物柳叶槐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出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12个黄酮类化合物phaseollidin(1)、L-高丽槐素(2)、2-(2′,4′-二羟基苯基)-5,6-二氧亚甲基苯并呋喃(3)、8-去甲杜鹃素(4)、甘草素(5)、染料木素(6)、6-甲基染料木素(7)、5-甲氧基染料木素(8)、7,2′,4′-三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9)、7,3′,4′-三羟基异黄酮(10)、erythribyssinD(11)、毛蕊异黄酮(12);2个酚类化合物:顺式白藜芦醇(13)、反式白藜芦醇(14);2个甾体化合物:豆甾醇(15)、β-谷甾醇(16)。其中,化合物1~14,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柳叶槐;黄酮;结构鉴定;化学成分
柳叶槐SophoradunniiPrain为豆科槐属植物,为野生灌木,主要分布于缅甸,及云南省双江、红河、西双版纳等地。其根、叶、花、果实均有药效,民间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热症出血、痢疾水肿等症。该属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80种,我国约有37种,南北均有分布。据《神农百草》记载,该属植物多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和止痛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牙龈肿痛、肺热、烦渴及黄疸等症,外治诸热毒。研究发现[1-2],豆科槐属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和三萜类。其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例如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3-4],在临床上,表现出抗心律失常、抗肝炎、抗鼻咽癌等疗效[5-6]。可见,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柳叶槐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前期已对柳叶槐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2个生物碱类、2个甾体、2个硬脂酸类化合物[7]。为了进一步探究和明确其药用成分,以综合开发利用柳叶槐资源,本实验对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2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和2个甾体化合物。除化合物15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材料
瑞士BrukerAVANCE5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LC/MS-IT-TOF系统(日本Shimadzu);BS110S赛多利斯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Agilent1100型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4.6mm×250mm,5μm,Agilent),Agilent1200型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9.4mm×250mm,5μm,Agilent);硅胶及TLC检测用硅胶GF254板(青岛海洋化工厂);SephadexLH-20(瑞士AmershanBiosciences);高效液相所用试剂为色谱纯,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柳叶槐根茎采自云南石屏县,由云南大学胡志浩教授鉴定为柳叶槐S.dunnii的干燥根茎,标本保存于云南大学实验中心。
2提取与分离
柳叶槐干燥根茎12kg,粉碎,用95%乙醇进行浸泡,常温提取,共提取3次,每次2d,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后将其悬浮于水中,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减压回收溶剂,得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浸膏。取乙酸乙酯部位浸膏601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1∶0~0∶1),并结合TLC检测合并得6个部分(A~F)。
将组分C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40∶1~0∶1)得到7个组分C1~C7。C2组分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丙酮20∶1~1∶1),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纯化,最后经HPLC(40%~42%~47%乙腈,0~19~22min,36℃,3mL?min-1)制备得化合物1(2.2mg)、14(15mg)。C3组分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1∶0~1∶1,二氯甲烷-丙酮1∶0~1∶1),得化合物2(466.3mg),3(677.1mg),15(15.0mg),16(98.5mg)。C4组分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1∶0~0∶1),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最后经HPLC(45%~55%乙腈,0~22min,40℃,3mL?min-1)制备得化合物4(6.6mg),5(3.0mg),6(13.2mg),7(2.7mg),11(2.4mg)。
将组分D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80∶1~0∶1)得到7个组分D1~D7。D6组分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40∶1~0∶1),再经SehadexLH-20凝胶柱色谱(氯仿-甲醇1∶1)纯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