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浅谈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方式在许多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也使不少中职生产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对他们的顺利就业十分不利。如何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笔者通过对现阶段中职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希望能够为中职毕业生的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现阶段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现阶段,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及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2008年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就已经落实工作的学生比例为52%,而毕业半年后的实际就业率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毕业生的收入也明显下降。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比例推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还有73.56万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2.中职生就业喜中带忧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但是,随着中职学校的迅猛扩招,一些中职学校盲目开设市场需求热门的专业,造成部分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过剩。另一方面,在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没有同时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大幅扩招,造成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应地降低,加上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
能力不强,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严重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二、中职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中职生与大专、本科生相比,存在着年龄小、文凭低、心理承受力不强、思想不够成熟、知识结构单一等缺陷,因此在择业、就业时更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反应,严重影响了就业择业的顺利进行。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中职生在择业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自卑感是中职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涉世未深的中职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2.焦虑心理
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焦虑心理,轻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人皆有之。适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压力感,催人奋进;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毕业前夕,面临找工作的困难与压力,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表现出焦虑心理。这种焦虑会使学生毕业前精神负担加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吃不好、睡不好、学不进。
3.攀高心理
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出现攀高心理的同时,往往会伴随出现嫉妒心理。从择业的现象看,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总有某些相近之处,比如专业相近、性别相近等,嫉妒心会使人把同学当对头,使同学关系恶化,嫉妒者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甚至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4.依赖心理
出现这种心理的同学主要是缺乏责任感,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没有进取精神,在择业时从不主动寻找机会,把择业的任务推给父母、亲人、学校,一切依赖他人。具体表现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有的学生甚至采取一种消极等待的心理,等待学校、父母帮忙联系工作单位、安排就业。
5.盲从心理
盲从是一种缺乏主见的表现。中职生由于年龄偏小,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的庇护和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缺乏实践锻炼,自立能力不强,缺乏处事经验,一旦面临就职择业,盲从的心理缺陷就暴露无遗。盲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赖家长的主张,父母成了实际的“择业者”,而学生本人则成了坐享其成的“就业者”。二是轻易听信于同学和周围人的议论、评说或者把别人的选择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思考选择,成为他人的追随者。
6.怕苦心理
中职生的培养方向为技能型实践型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应能吃苦耐劳,懂实践,会操作。但是,由于很多中职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一种怕苦心理。具体表现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害怕到边远地区去,害怕到农村去,害怕劳动强度大的工种。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良心理外,中职生在求职择业中还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注重物质要求、择业目标多元化、迷恋大型企业等不良就业心理状态。
三、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exner便秘评分及罗马三诊断标准.doc VIP
-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方案.docx VIP
- 双金属温度计与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pdf
- 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3.pdf VIP
-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共12章)第11章 正则表达式.pptx VIP
- 红领巾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课.pptx VIP
- 路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初步设计及概算评估咨询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