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杜十娘梳洗
浅议杜十娘梳洗
摘 要:杜十娘从听到受李甲抛弃到最后的沉江自尽,小说里并没有直接写她的心理活动,但必然有心理的变化发展才导致沉江的结局。小说写杜十娘的梳洗,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杜十娘从生到死的非常重要的关节处。本文从此处展开分析,以期完成对杜十娘形象的更完整解读。
关键词:杜十娘 梳洗 自身价值 思量
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女性梳洗之处。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少妇的“凝装”。又如温庭筠《望江南》所写“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O洲”中女性的“梳洗”。古语说:“女为悦己者容。”这些地方的“梳洗”都传递出一种信息――女性知道自己的青春美丽,再以“梳洗”进一步凸现,这是古代女性含蓄地表达对自我的肯定。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中很有影响的一篇小说,小说里也有一处写杜十娘的梳洗,虽然笔墨非常经济,但笔者认为较为耐人寻味,甚至成为小说发展到高潮的转折点,是杜十娘从生向死的一处非常重要的笔墨。试浅析如下,请方家指正。
一、梳洗体现着杜十娘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
杜十娘的梳洗出现在:李甲与杜十娘脱离行院,途中遇孙富,孙富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貌,设计谋撺掇李甲将十娘“让”给自己,且许以千金之报。李甲遂决意抛弃十娘,十娘得知详情后,借梳洗体现其反抗的刚强个性。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男权至上,女性地位低下,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被作为物品相赠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般情况下,女性只能逆来顺受。但是,一些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仍能最大程度地追求个性解放,充分肯定自身价值且广受称誉。
我们先看《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梳洗装扮已成经典: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也许很多读者从这些诗句中只看到了作者是如何描写刘兰芝的美丽的,其实,这里大段描写刘兰芝的梳洗装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体现着刘兰芝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这应是作者心理倾向在创作时的自然流露。从语境分析:刘兰芝梳洗之前的情节是,自述从女儿到为人妇的优秀,却始终得不到婆婆的认可,“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兰芝忍无可忍,自请遣归;焦仲卿陈情于焦母而无效,然后刘兰芝终下决心告别焦家。临行前,刘兰芝去拜见焦母,作者写兰芝再三装扮,最终以美丽绝伦的形象出现在焦母面前。其实,兰芝此意乃是在临行前再次向焦母表现自身的优秀和对遭此非常待遇的不屈服。所以兰芝与焦母的话语中,我们能读出许多绵里藏针的讥讽之辞,而当她下来与小姑相别时,终于忍不住“泪落连珠子”,说了许多真情实感的别离话语。从这些我们可见,兰芝在盛装见焦母时,心中也是一股盛气,加上她本来要强的个性,使得她立意要通过精心梳洗来展现自己的美好,以反衬焦母的“有眼无珠”。
杜十娘的情况与此颇类似。《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如此写道:
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采照人。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此时也是要描写出杜十娘的美丽绝伦。我们知道,但凡人在灰心失意时一般不会注意对外表的修饰,但是,此处杜十娘的梳洗装扮与刘兰芝一样,具有非常意义。
杜十娘厌倦风尘,早有从良之志,遇到李甲后,认为自己终身可托,乃费尽周折,脱离行院,正拟与李甲“浮寓吴越间”,待良机共回李家,以妾的身份“佐中馈”。哪知李甲听了孙富的挑拨话语,因“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你我流荡,将何底止?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再加上如果割爱于孙富,还有千金之报,因此李甲决定抛舍十娘。可想而知,杜十娘的满腔热情霎时化为死灰。
此时,杜十娘的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已经展现出来,她向来是很有决断的,于是从“抱持公子于怀间”到“即起身挑灯梳洗”只是一转念间。杜十娘知道她到了“告别”的时候了。
这里没有哀怜恳求,没有惨淡神伤的描写,只写到十娘精心地梳洗装扮。与刘兰芝一样,杜十娘本能地选择了借梳洗来突出自身的美丽,在“告别”之际也绝不显露凄楚哀怨之柔弱,这体现了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
二、梳洗是杜十娘对命运的思量过程
上文谈到了杜十娘的“告别”,但“告别”并不一定等同于生命的终结。杜十娘最终选择了以沉江自尽的方式与人世永别,这肯定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思量的过程。
杜十娘是一往情深的。由于她厌倦风尘――
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