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水双壳类物种多样性格局和研究策略初探
淡水双壳类物种多样性格局和研究策略初探
摘要:通过对淡水双壳类的适宜淡水生活的特征、研究方法、物种多样性的分布、面临的威胁和对其保护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为淡水双壳类物种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探讨淡水蚌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实现淡水蚌物种多样性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双壳类;多样性;威胁
中图分类号:Q9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2-0358-04
Fresh Water Bivalve Species Diversity and Research Strategy
HUANG Yu1,DAI Yin-gen2,WU Xiao-ping1,QI Tao1,LI Xia1,CHEN Tang-hua1,XIAO Jin-zhi1
(1.Life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2.Jiangxi Province Fishe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Nanchang 330046,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itable freshwater life of freshwater bivalv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threat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to be taken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freshwater bivalve species divers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freshwater mussel species of the entire river ecosystem and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Key words: bivalves; diversity; threats
1淡水双壳类适宜淡水生活的特征
淡水蚌(常称为蚌)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珠蚌科[1],其在淡水中具有相对不移动性、左右对称的两片蚌壳、穴居、不均匀分布[2]、密集的多物种的聚集、生命周期长、滤食性摄食、寄生的勾介幼虫等生物学特征[3];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地与河流水底,以鳃为呼吸器官;主要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碎屑、细菌等为食,研究表明淡水蚌体内能产生分解碎屑的酶[4];蚌在栖息地中对营养物的转换和循环取决于蚌的丰富度、物种的组成和环境状况[5];其运动缓慢,每分钟只能前进数厘米,成体蚌是相对不动的,运动带有季节性,最大运动距离是100 m;御敌方式为闭壳和分泌珍珠质包裹住异物形成珍珠[6]。
蚌通过在沉积物中的穴居作用增加了沉积物中的水分和氧气的含量,并且可以从沉积物中释放营养物质到水体中;蚌通过提供蚌壳,稳定和生物搅动沉积物、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的生物积聚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底栖生物对食物的可利用性,并且为其他的生物提供栖息地,蚌的栖息地对营养物质的转换和循环取决于蚌的丰富度、物种的组成和环境的状况[7]。蚌通过穴居作用可以避免受到斑马蚌的攻击,并且穴居作用随季节和繁殖周期而改变,淡水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和食物网的效应在时空规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蚌通过过滤从水体中转移营养物和能量到沉积物中,并使用在鳃上的纤毛通过进水管将水泵到外套腔[8];蚌的生殖力很高;生活史是勾介幼虫专性寄生在鱼的鳍和鳃上,且寄生范围较窄,一旦从幼虫阶段变态,淡水蚌必须寄生在最佳的栖息地上才能生存,且栖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6龄蚌达到性成熟,其寿命超过10年,有些蚌的寿命甚至可以达到100年[9]。淡水蚌具体生物学特征如表1所示。
2淡水双壳类的研究方法
2.1定性采样和定量采样的比较
一般而言,除非对一个地区的物种进行大规模的采样,否则单独使用定性采样会过高地评估一个地区物种的丰富度;单独使用定量采样会过高地评估一个地区稀有物种的分布。定量采样可以采集到一些濒危的物种;可以发现一个物种的幼体;能获得关于一个区域内种群数量的数据。而定性采样可确定一个新的物种的栖息地和在一个区域内出现一个稀有物种的概率;获得一些关于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一些信息[12]。总之,我们应该根据实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宿迁学院(有关高校联建宿迁学院计划)历年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最新.pdf VIP
- 08J933-1:体育场地与设施(一).docx VIP
- 水利工程监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docx VIP
- 石板寨水电站规划方案.pptx VIP
- 水电安装验收课件.pptx
- GBT 50796-2012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docx VIP
- 施工方案编制指导手册.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技术(094)(正高级)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