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英语写作中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写作中文化意识
摘要:本文从文化因素影响英文写作的角度探讨了学生在措词、段落组织、应用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写作课的教学不仅应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同样也蓄含着文化的教学。
关键词:英语写作 文化干扰 文化意识
1.前言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自开展课题《文化元素在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导入与应用》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第一阶段从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识肤浅,文化意识薄弱,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影响到应用语言从事实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师,往往长于语言和语法等知识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就必须要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
2 .具体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与外语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这种交际能力不仅指口语能力,还指书面语,即英文写作能力。在笔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作文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习惯的差异而出现的“中文思想+英文形式”(刘华:2003)的英语文章。下面就学生英语作文在措词、段落组织、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指出问题的出现是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干扰的原因。
2.1 措词
汉式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体现在语言上“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连淑能)。因此,学生在写文章时为使文章更鲜明、生动, 都喜欢用一些形象的词汇。如学生爱用“In the past, the Chinese people led a life in deep water and hot fire (水深火热) .”的,而英美人士习惯用的是“…led a life of extreme hardship”。用词准确是写作的基础。由于学生的汉语词汇储备量远大于他们的英语词汇储备量, 因而在作文时, 他们习惯用中文来思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地道的中文用语多,即汉式英语Chinglish。如:
a)My home has a dog. * (cf. My family has a dog.)
b)My father lost his rice bowl and decided to jump into the sea. *(cf. My father resigned and became a businessman.)
从以上例子看出,学生将地道的汉语表达法硬搬到英语中。其实,英语词汇和汉语表达在语义使用域中并不是完全对等的。home 这个“家”一般指地点,不指人。例b,学生想表达的是“丢了饭碗”和“下海”这两个有着浓浓中国味的词,但对中国特色词的英文译法不熟悉,所以造成了汉式英语。
另外,汉语在写作中有些修辞格包含有历史典故和特定的人物,体现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文化特征,但在使用时,我们应尊重英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不可套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比喻形象:He is as wise as Zhuge Liang.( 智如诸葛)或They are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梁山伯与祝英台)显而易见,“诸葛亮”和“梁祝”都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产物,反映的是中国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渊源。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读此句子,必定觉得难以理解。因此,改为He is as wise as Solomon. (所罗门)和They are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才符合英语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可见,学生在英文写作时实际上是汉语转译的过程,而没有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因此,在写作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习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2 段落组织
在文章段落的布局上,英语习惯于把最重要的思想放在首句,即段落的主题句。英美人重抽象思维,其语言是主语显著的语言( subject- prominent) ,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汉语民族重形象思维,习惯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给人一种“画龙点睛”之感,语言的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如“天空万里无云”就是典型的主题句。按照汉语思维“天空”是主题,后面是评论主题如何。受此影响,学生往往把汉语的主题当成是英语的主语,写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