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农会特点与性质探析
清末农会特点与性质探析
摘要:清末农会肇始于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清末农会呈现出农事活动的广泛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它是一种旨在改良农业、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关键词:清末农会;特点;性质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3-0088-04
清朝末年,随着振兴工商、发展实业浪潮的兴起,作为超越宗族关系、旨在“开通农民知识,因地制宜,改良种植,一切冀农业之发达”的农会组织亦纷纷建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农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向。本文就其组织发展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做一初步探讨。
一、组织发展
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
清末农会之所以首先在直隶诞生,这既与该省的“地瘠民贫,非于农工诸物切实讲求不足以开利源而资生计”0的农业状况和省府所在地――保定府的“京畿重地”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其该省为“新政权舆之地”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据《光绪会典》卷4记载,直隶省有直隶州6个。散州17个,所辖县数123个。清朝末年,“直隶面积六万余方里。东滨海而西多山,南部和暖,北部严寒。其土质多砂质壤土”;该省农产物“属于禾谷类者,虽以小麦为大宗。然粟、蜀黍、玉蜀黍等,实占多数”。“直隶水旱频仍,农产物不敷食用,惟籍副业以资补之”。
早在1902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就曾奏称:“直隶地瘠民贫,非于农工诸物切实讲求不足以开利源而资生计”。0商部成立后,正值推行“新政”时期,清廷逐渐意识到欲使农业进化,非设农会则难以奏效,农务总会设立诚不可缓,因为欲开通智识,改良种植,联合社会。必视此为“权舆”。据此,直隶农务总会开始酝酿成立,并于1906年12月拟定了《直隶农务总会实行试办章程》12条。《章程》规定:农会的“宗旨在联络官绅,讲求农务”。其主要任务为:“编发农报、译印农书、调查陈列试验、筹办保定天津两处森林、蚕桑等”。
1907年6月,直隶保定府农务总会设立。7月,以厉行“新政”而著名的直隶总督袁世凯批饬成立直隶农务总会。农工商部随之奏请朝廷谕批立案,同时通饬各省仿办。奏折中指出:“农会之设,其要旨务在同结团体,研究实业,以期进步日增。”
直隶农务总会的成立,对于清末各地农会的相继建立,起到了前驱先导的作用。此后,各省纷纷遵章设立农务总会(有的地方称为农桑总会),并于府厅州县设立分会,乡镇设立分所。至清末民初,农会组织已遍布全国县乃至乡以上的各个地区。据文献记载:1909年,“直隶、甘肃、江西、河南等省,均经臣部(农工商部)奏设农务总会,直隶之长垣、怀安、高阳:江苏之泰州、宝应、甘泉、扬州、无锡、通州;安徽之霍山、盱眙、天长;福建之建宁、漳州、福安等处,设立农务分会”。“又农工商部奏准四川、湖北、奉天均于省城设立农务总会,分别给予关防”。次年,“又农工商部奏准山阿、太原府、贵州省城、安徽安庆府,设立农务总会。均给予关防”。据统计,1910年,全国“农务总、分各会,直省以次举办,总计总会奏准设立者十五处,分会一百三十六处”。到1911年为止,全国成立农务总会19处,农务分会276处。当然,囿于目前资料所限。很难说这些数字是精确地统计结果。据笔者所查并分析认为,其总会数估计出入不大,分会则属保守数字。据《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载农工商部奏折可知:1910年,仅广东省就已成立“农务分会四十三处,分所十八处”。另据《宣统三年中国年鉴》记载,1910年,山东省即有分会106处。就连地居偏僻的四川省,1910年时“农会基本普及,计有农务总会一处,农务分会114处,农务分所711处,计826处”。
在各省农会相继成立的情况下,1910年10月23日,由南洋第一劝业研究会发起,又成立了全国农务联合会。大会拟定了全国农务联合会章程草案,推举张謇担任会长。据创办者解释说:组织全国农务联合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上以补农工商部之不逮,下以促各省农会之进行”。另一方面,也是向欧美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用以振兴实业、致强救亡的一项具体措施。全国农务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清末农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基本特点
清末农会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
1.农事活动的广泛性
各地农会相继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事活动:一是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如直隶农务总会以泽书、编报为“人手之方,开智合群”。1908年,该会创办的《农话报》日销量达2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果栽培技术.ppt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6).Schrodinger插件开发与使用.docx VIP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笔记.pdf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5).自定义分子力场与参数化.docx VIP
- 2019年高铁动车广告,高铁车身广告,高铁广告价格.pdf VIP
- 高考数学考点题型全归纳.pdf VIP
- 万华化学安全管理实践.pdf VIP
- 丹纳赫DBS管理系统.pptx VIP
- 金属焊接软件:SYSWELD二次开发_(6).焊接热源模型开发.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