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考古资料浅析越绝书史料价值
用考古资料浅析越绝书史料价值
摘要:《越绝书》史料价值极高,然而对于它的作者?卷帙?书名等都还存在一些犹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考古资料,试从考古学角度浅析《越绝书》的史料价值,更进一步地肯定《越绝书》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越绝书》 考古资料 研究意义
《越绝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刊印。全书用繁体字书写,语言简洁,记述详实。关于《越绝书》[1]的作者,在最早著录此书的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作子贡。宋崇文总目在著录此书时,其作者除了子贡外又加上了「或曰子胥」。宋:陈振松在其书录解题卷五中不同意隋唐三志和崇文总目的说法。明胡应麟也附和陈说,认为《越绝书》无撰人名氏。这样关于《越绝书》的作者就有了三种说法,即子贡?子胥和无撰名人士。
此书作者现定为袁康?吴平。理由是:正德?嘉靖年间,有些学者,从此书末章《越绝书篇叙外传记》中的一段文字进行研究,这段文字说: 「记陈厥说,略有其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来,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疆,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实精露愚,略以事类,俟告后人。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又据此书卷二吴地传中的最后一句“勾践徒琅邪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认为袁?吴二人是东汉初年人,后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肯定了明人的说法,后之学者多附和这一说法。
作为一部有争议的古籍, 《越绝书》的性质历来归属不一。收录该书的大部分书目都将其归入史类。从该书的内容看, 《越绝书》记载了吴越争霸的历史。虽然书中有不少的虚构创造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它在史实上的可信度,但从史的角度来看,越绝书本身具有补正史之不足的史料值。《越绝书》是专记吴越民族的典籍。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左传》?《国语》?《史记》的有关记载。从其书名来看,很明显该书记载的重点放在越国上,但因吴越关系密切,在叙述的越国史事的同时又兼及吴国之事。虽然该书篇目杂乱,无系统性,但是具体到每一篇时,却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所以在反映越国历史时相对比较集中?深刻。该书主要叙述越国之事,且集中写吴越国关键人物的权谋和策略[2]。
《汉书?地理志》曰?“吴粤之君皆好勇,古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今天的吴越之地之人给人的感觉是江南水乡的温婉柔媚,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人却是晓悍勇猛?重剑轻死的。春秋时期中原多以青铜器为礼器,而吴越人民则以此来制造锋利精锐的宝剑。早在春秋时期,南方吴?越国多宝剑,如名留后世的干将?莫邪?鱼肠?龙渊等。吴越之民自古尚剑,以此自然也产生了许多有关宝剑的神话传说。《外传记宝剑》这一篇就专门记载了春秋时期我国南方所产的宝剑?制作宝剑的名将与有关的传说。篇中分别记载了吴王?越王与楚王之宝剑,他们各自国家的制剑名师薛烛?风胡子,以及与宝剑有关的历史传说。
《外传记宝剑》篇薛烛论纯钧剑言:“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
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3]该篇所记宝剑之名与相关的传说,除见载于《越绝书》?《吴越春秋》之外,还见存于以下典籍中: 《博物志》?《文选?吴都赋注》?《文选?七命注》?《文选?东京赋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事类赋注》?《吴郡志》等。如: 《文选?东京赋》“纡皇祖要干将”句下,三国时期吴国人薛综注:干将,剑名也。《越绝书》曰: “楚王令欧冶子、干将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太阿,三曰工市也。”所记宝剑之名或异于《外传记宝剑》中所记。
1965年在原楚国郢都纪南城遗址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经专家鉴定是采用复合金工艺精制而成,世界上其它国家直到近代才使用这种工艺。铸剑固然是军事上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冶金业的技术水平。这一考古发现证实了《越绝外传记宝剑》所记载的欧冶子为越王铸造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口宝剑,欧冶子?干将又为楚王锻铸了龙渊?泰阿?工布三口宝剑。这一发现使我们了解到了2500年前吴越地区的人们己经掌握了高超的冶金技术,已经出现了干将?欧冶子等杰出的冶炼家。
《外传记宝剑》末篇一节记载风胡子所言,“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