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影响研究
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高血压病患的影响。
方法:细节管理组200例,实行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普通管理组150例,实行慢性病日常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压变化与脑卒中情况。
结果:普通管理组血压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管理组管理后血压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细节管理组血压好转情况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期间,细节管理组脑卒中28例(14.00%),普通管理组42例(28.00%),明显高于细节管理组(P0.05)。
结论: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相对一般管理模式可更好的控制及改善病患血压水平,降低卒中发病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脑卒中细节管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038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29-01
高血压(Hypertension)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理疾病,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脑卒中最为严重[1]。脑卒中(Stroke),又称为脑中风,是因内动脉闭塞、破裂或狭小而导致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致残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三高特征[2]。研究表明,脑动脉硬化是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最主要原因。当病患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极易引发小动脉管壁出现内膜增厚、管腔硬化等病变,致脑血管管腔窄小甚至闭塞,进而造成脑组织血、氧匮乏,形成脑血栓。此外,细小动脉壁在高血压影响下可发生变性或坏死,而后生成微小动脉瘤,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将极大机率导致脆化的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有鉴于脑卒中带给病患的巨大痛苦,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脑卒风发病率成为广大高血压病患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患实行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获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收治的高血压病患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为经过健康筛查法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入选标准:①年龄50~80岁;②病患诊断结果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注(每毫米汞柱等于0.133千帕)与(或)舒张压≥90毫米汞注定义为高血压;③脑卒中病患经诊断,并由核磁共振与头部CT证实后,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4]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脑卒中史且留有后遗症者;②曾实施过心脏介入手术病史者;③合并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糖尿等疾病患者;④继发性血压病患:收缩压≥180毫米汞注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注。以抽签方式将350例高血压病患分为两组,其中细节管理组200例,男性68例,占34.00%,女性132例,占66.00%,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9.72±7.61)岁,病程78~136个月,平均病程(107.27±69.83)个月;普通管理组150例,男性52例,占34.66%,女性98例,占65.33%,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1.52±7.34)岁,病程76~138个月,平均病程(108.76±70.02)个月;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管理方法。细节管理组采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案中的常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针对社区部分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发高血压疾病管理应用软件、指派专门的健康管理人员、制定符合病患实际情况的干预方案及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参加专业素质培训,从而在细节上优化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日常管理组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1.2.2质量控制方法。应用由我市疾控中心所制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现场观察、二次询问、上机核对等方式明确数据输入、细节管理项目及体格检查等环节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并对所有质控人员实行统一培训,强化社区质量控制力度。
1.2.3研究方法。在获得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所签属的知情同意书后,应用抽签方式将350例研究对象分为细节管理组200例,实行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措施,普通管理组150例,实行慢性疾病日常管理措施。管理期间,每90天即由社区医师对所有管理对象进行一轮探访工作,相关研究资料由专门的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收集时间由2012年1月起至2013年12月止。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