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吴其昌甲骨文研究
略论吴其昌甲骨文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吴其昌甲骨文著作的研究,指出了吴其昌在文字考释与利用甲骨文研究古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指出其甲骨文研究方法与成果,这在今天的研究中仍然值得借鉴。
关键词:吴其昌 甲骨文 研究
吴其昌(1904~1944年),字子馨,浙江海宁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为王国维先生和梁启超先生。吴其昌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许多学术著作,其中主要集中于古文字方面。在甲骨文研究方面较为重要的著作有《殷虚书契解诂》《殷代人祭考》等。本文对吴其昌的甲骨文研究成果进行讨论,首先简述吴其昌甲骨文考释成就,其次论述其甲骨文古史研究的成就。
一、吴其昌的甲骨文考释成就
吴其昌的甲骨文研究著作主要是《殷虚书契解诂》[1]。他在研究中注重对史事的考论,但涉及文字考证之处也不少,其中有不少结论在今天看来还是有价值的。下面我们略举数例:
(一)释“王”
《甲骨文字诂林》摘引吴其昌对甲骨文“王”的说解,节引如下:
王字之本义,斧也。甲骨文字上列诸形,其第一字与《作册般?[》之,《白克壶》之全合。作者,纯粹为斧斫之类之绘形,与金文义合。《尔雅?释器》:“斧谓之黼。”又《释言》:“黼黻彰也。”孙炎注:“黼文如斧,盖半白半黑如斧刃白而身黑(《书?益稷》“黼黻”伪孔传“黼如斧形”。又左氏桓公二年《传》:“火龙黼黻”,杜预注:“白与黑谓之黼,形如斧。”皆可参证。)”盖“黼”即斧之同声假借后起字耳。今考《仪礼?觐礼》云:“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此斧依在《周礼》则作黼依,《周礼?春官?司几筵》云:“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诸侯,王位设黼依”。郑注云:“斧谓之黼,其绣白黑采,以绛帛为质;依,其制如屏风然。”盖古之王者皆以威力征服天下,遂骄然自大,以为在诸侯之上而称王。以王之本义为斧,故斧,武器,用以征服天下。故引申之,凡征服天下者称王,斧形即王字,故绘斧于依,不啻王字于依,以表示此为王者。及至后世,虽王者已不尽恃武力,而祖先历世相传之遗制,终不敢忘。故于朝天下、觐诸侯、封藩服、会御事之时,仍设绘斧之依以纪念。既以示王者威德,且告人以此为王者。惟王者可以设斧依,则王字之本义为斧益彰矣。[2](P3271)
吴其昌先生原文甚长,读者自可参看。“王”字的造字理据,历来多有争论,而吴说一出,平息了学界的争论,后来林?V先生撰有《说“王”》,文中有对“王”字字音的解说,可作吴说的补充:“更进一步说,‘王’字读音也和斧钺之古名有关。《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云:扬,钺也。是钺有称扬者。《国语?晋语》: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而越于民。韦注:越,扬也。可为越、扬字通之证,扬、王叠韵,又同为喻母字,然则王字之得声,当由于钺之本名扬,扬之音转为王,可见王字本象斧钺形,可以无疑。”[2](P3275)因此,姚孝遂先生在《甲骨文字诂林》“王”字条按语中说:“《说文》解说篆文“王”字形体,皆与初形不合。吴其昌以“王”本象斧形,林?V进一步加以申论,说皆可信。”[2](P3278)
(二)释“雍已”
《殷虚书契解诂》第六十一片有对“雍已”的考释:
者,亦殷代先公先王之名也。其字作……,从从己,当即己二字之合文也。……故此字者,谓之“?t”字之省文,可;谓之“?t”字之初文,可;即谓之“?t”字之本字,殆亦无不可也。于是可证即己之合文,而己又即己之旧写耳。后人欲别于丁,恐人之讹为“丁己”也,斯每遇己必繁写为己矣。是以经藉空悬“雍己”之名,而苦无证,枉留己之字,而苦不识矣。再取经藉所述,与本卜辞相互证:《史记?殷本纪》云:“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帝雍己崩,弟大戊立。……崩,子帝仲丁立。”《太平御览》八十三引佚《史记》云:“帝雍己在位十二年崩,弟大戊立。”又引《纪年》云:“雍己?萍次唬?居亳”据上所述则雍己乃大庚之子小甲之弟大戊之兄,而仲丁之伯父也。据《世表》:雍己亦系仲丁之伯父。今本片卜辞,先祭己,而以次祭及于中丁,其长幼先后之序,适与经藉所述密合,则本片之本身,即为一坚?`不磨之佳证矣。[1](P55)
原文太长,节引于此。此节考释,先分析字形,次及字音,最后联系典籍求得字义。从形、音、义结合的角度,考证此是“雍己”之合文,这一考释结果,被后来学者所采信。
(三)释“大”
《殷虚书契解诂》第十六片对“大”的探讨:
卜辞作大而《世本》《史记》作天者,罗振玉曰:“天与大形近而讹,……以大丁大甲诸名例之知作‘大’为是。”今按“天”与“大”在金文中字本相近。周公彝天子之天作天,而大鼎之大作大,皆状人正立之形,但“天”字略较注重其“颠”(《释名》:“天,颠也。”),故绘首略圆耳。穷究其源,实出于一象。故“天乙”“大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况足球2016PES2016按键指南及操作技巧精编.doc
- 中小型企业现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少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doc VIP
- 知到智慧树网课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答案.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VIP
- 八年级《信息科技》物联网实践与探索 第4课 物物相连有价值.pptx VIP
- 日立电梯MCA故障分析培训课件源英2003-黄源英20120222.ppt
- 2025年北京市预算定额基础价格(机械台班费用)前说明.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应知应会知识题库(附答案).pdf VIP
- 花卷做法大全..doc VIP
- 一种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可视化辅助装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