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1.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2.对照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5.6±1.2),研究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8.2±0.9)分,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讨论: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失语是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其中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运动性失语又称为Broca 失语,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 区,语言障碍以口语表达障碍为主,听理解功能相对较好,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能理解文字的意义,但有语言产生困难、不能言语、找词困难或呈“电报式”语言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1]。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但效果显著,预后良好,还可降低致残率以及病死率。现本文主要选取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为代表进行研究,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详细过程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疾病患者(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7、13例,年龄范围40-71岁,中位年龄(42.8±1.5)岁;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16、14例,年龄范围为42-74岁,中位年龄为(43.5±1.6)岁。纳入对象范围:1.愿意主动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对于本次活动情况始终具有知悉权;2.经我院确诊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王新德等编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排除对象范围:1.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者;2.严重精神意识障碍者;3.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患者;4.其他脑血管病、肿瘤等造成的运动性失语疾病患者。由专门护士对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若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2]即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语言康复训练指导等等,给予对照组展开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添加中医治疗方法:(1)结合患者病情,采用化痰通络汤合解语丹加减给患者进行治疗。药剂组成为:石菖蒲、运志各12g,羌活9g,天麻、胆南星、木香各10g,全蝎6g、,法半夏10g,川芎10g,红花10g,茯苓15g,丹参12g,甘草6g。加减:瘀血重,舌紫黯或有瘀斑,加桃仁、赤芍;兼有热象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舌苔黄腻,加天竺黄清热化痰。所有药物用水煎服,一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2)针刺治疗:针刺主要选取5个穴位(顶中线、顶旁线、顶斜1线、顶斜2线、2.25寸承灵穴与正营穴连线),把握进针深度为1.5寸,并从患者头皮穴开始以自后向前、自上而下开始进针,进针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并把握好深度和幅度;此外,向患者舌根方向快速斜刺三针,进针深度把握在1.2-2寸;对于那些同时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来说,应加刺穴位包括昆仑、太冲、解溪等;若患者同时伴有口角歪斜症状,加刺穴位包括刺颊车、地仓等。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14天)[3]。
1.3 效果评价
(1)治疗效果主要从三个等级进行评价:1.显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基本消失,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大部分消失,语言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3.无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无任何改善,部分患者情况甚至加重。(2)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主要采取十分满分制,分数越高则代表恢复情况越良好,分数越低则代表恢复情况越差,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处理。资料统计学分析凭借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以P0.05表示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17例和20例、8例和9例、5例和1例,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doc
- 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应用效果及给药方式分析.doc
- 胺碘酮治疗电击伤并发心房颤动临床分析.doc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doc
- 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临床价值评估.doc
- 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doc
-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doc
- 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患者效果评价.doc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doc
-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doc
最近下载
- 基于滤波技术的数控系统加减速研究.doc VIP
-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3).ppt VIP
- 505调速器指导书.pdf VIP
- 第1组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群文阅读课件 30张-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视频+课件+教案.pptx
- 第五讲:卡尔曼滤波.pptx VIP
- 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6部分:铁路平交口》(征求意见稿).doc VIP
- 《病史采集与技巧》课件.ppt VIP
- 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pptx VIP
- 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美术上册(湘教版2024).pptx VIP
- 碧云天生物技术BeyotimeBiotechnolog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