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黄梅舞台剧中创作思路沿革
论黄梅舞台剧中创作思路沿革
摘 要:黄梅舞台剧作为黄梅戏新的舞台表演形式自“梅开三度”以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崛起,它是黄梅戏戏改之后较成功的舞台范式。韩再芬主演加主创的一些作品自面世上演后的反响较大,被多数黄梅戏观众津津乐道,业内人士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对其作品中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探讨,而她本人也曾两次获得“梅花奖”。笔者以韩再芬的三部黄梅舞台剧为例,从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去研究其中颇具价值的领域。
关键词:黄梅舞台剧;韩再芬;题材;思路;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106-03
黄梅舞台剧是黄梅戏戏曲改革后的成果,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黄梅戏从最初的“歌舞演故事”走向高度综合的过程。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女士从上世纪末开始以创意策划与主演的双重身份投身到黄梅戏的戏改中,十几年内上演了多部叫好叫座的黄梅舞台剧,其中有两部获得的梅花奖,这在业界是不多见的。本文以韩再芬的三部黄梅舞台剧为例,从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去研究其中颇具价值的领域。
一、题材之新
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创作与戏剧表演的关系相辅相成,准确说,一部戏能否叫好叫座,除了有能历久弥新的唱段外,更要有引人入胜的剧情。因此,在黄梅戏中,剧本构成了其骨骼,音乐和唱段丰满了其血肉,《徽州女人》等三部作品在?蚯?艺术低迷的阶段反而上座率和口碑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除了在音乐部分有所长,其题材上的人文价值也是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和推敲的。
(一)女性的“悲歌”――《徽州女人》
《徽州女人》讲述的是个传统而悲剧的故事,全剧以“等”为主线,由《嫁》、《盼》、《吟》、《归》四幕组成,描绘了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人的一生,韩再芬从一个婷婷待嫁的少女演到一个迟暮的老人,三十五年来与之相伴的是一条丈夫逃婚时剪下的辫子,执着的守候着一个残缺的梦,而三十五年后携带家室归来的丈夫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面对丈夫一句接一句的追问:“你是谁啊?你到底是谁啊?”女人终于意识到,连平常人家最简单的相夫教子都是自己耗尽一生也无法实现的梦。在这部作品中,韩再芬等创作人员把版画素材溶于戏剧,古民居、石板台阶等写实性的背景使整个舞台像版画般展开,“但它们超越‘背景’和‘道具’那种简单进行对区域性交代的范畴,而是融入戏剧的审美基调而存在”,韩再芬把女人待嫁的娇羞、对爱的憧憬、守候的决绝、等待的悲苦刻画的入木三分。该剧无论在题材的表现手法,还是音乐舞美上的创新是史无前例的,前进的步伐也是有目共睹的。
(二)诚信之歌――《公司》
《公司》是在芬黄梅剧院继《徽州女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作,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现代黄梅剧,该作品以诚信为话题,打破了过去黄梅戏惯用的“才子佳人、神话传说”的古代题材。它讲述的是一个女博士下海从商的故事,韩再芬所扮演的女博士姚兰在毕业后因专业不对口求职处处碰壁,无奈之下贷款创办自己的公司,她以诚信经商确遭遇骗子、伪君子等的坑蒙拐骗,一系列的挫折纷沓至来,失败之后不堪压力差点轻生,但最终挺了下来,而且并没有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同化,依然不改真诚守信的本色,最终走向成功的经商之路。该剧来源于社会热点话题,以“公司”这种人们所熟悉的载体展开剧情,形形色色的形象如官员、教师、小报记者、皮包公司总经理等等依次登场,弘扬了“做事先做人,‘诚’字是要害”的正能量,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更引人思索,该剧上演后引发业内外热烈的讨论,对该剧的创新无论在题材、音乐和表演上都褒贬不一,但它在北京首演就连演八场且场场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上座率,其受众面之广在戏曲艺术中是不多见的,前来欣赏的观众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又有青年学生,有知识份子也有下海商人,足见观众对这部新创黄梅戏的喜爱,这点它无疑是成功的。
(三)“如烟往事出徽州”――《徽州往事》
《徽州往事》是韩再芬及创作团队对徽州题材的延续。同为徽州大院的女人,性格不同命运迥异,但依然悲剧收尾,反映了那个时代之下被世俗和伦理所束缚的女人的凄惨命运。韩再芬所饰演的舒香不同于《徽州女人》中“女人”般逆来顺受,她智慧、勇敢还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与丈夫仅仅六十天的夫妻就“十年独自撑一门”,孝敬公婆,教子持家,经商修路,在族人中都有很高的声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剧情的矛盾冲突从一封家书开始,离家十载的丈夫终于要归来团圆,满心欢喜的舒香等来的却是丈夫的无头尸身,紧接战火四起,丈夫被诬陷为叛逃的“南匪”,舒香被逼出逃避祸,化名秋月在罗老爷家做佣人,因勤劳善良而受到罗老爷一家的赏识,而舒香一直相信丈夫没有死并坚守对丈夫的爱,期待有朝一日可以与之重逢,但苦等六年之后丈夫的噩耗再次传来,内心千疮百孔的舒香嫁于罗老爷做填房,只求平淡过一生。然而,丈夫又安然无恙出现在自己面前,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