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确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子昂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确认

陈子昂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确认   内容提要   在唐代文学史上,陈子昂享有极高的声誉,被推为唐诗之祖,其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从时间上来说,陈子昂不是唐诗革新的开风气者,但他的理论倡导和创作示范却起到了他人不能起到的作用,这是确定其文学地位的重要原因。而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又与其诤官身份和谏诤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陈子昂的文学成就的取得和文学地位确立,是一个谏官的价值在艺术上的体现。??   关键词 唐诗 陈子昂 谏诤??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3-0118-06?おお?      在唐代文学上,陈子昂所得到荣誉极高,“唐之名人无不推之”(注: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后人更称其为唐诗之祖,“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注:方回:《瀛奎律髓》卷1。可见,唐诗的发展与陈子昂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关于陈子昂的文学贡献,唐人及后人论述得很多。但如果称其为唐诗之祖,那么陈子昂就应有让唐诗具备自己的特质的东西,他的理论和实践能得到唐代的普遍认同,唐代文学能从陈子昂那里得到自我确认。陈子昂是否完成了这一使命呢?是什么因素促成他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联系其生平,我们认为,谏官身份及其谏诤实践对陈子昂的文学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影响。??      一   ??   人们对陈子昂的评价重在其“变”之功,如卢藏用云:“(子昂)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注: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全唐文》卷283。梁肃亦云:“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注:《唐文粹》卷92。按《文苑英华》“变”作“振”。)但他们在评价陈子昂时常常将他与其同时代文人相比较,强调他的“独始性”。如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云:“唐初承陈、隋之弊,多尊徐、庾,遂致颓靡不振。张子寿、苏廷硕、张道济相继而兴,各以风雅为师;而卢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谢,刘希夷、王昌龄、宋少连亦欲蹴跨江、薛,固无不可者。奈何溺于久习,终不能改其旧。甚至以律法相高,益有四声八病之嫌矣。唯陈伯玉痛惩其弊,专师汉、魏,而友景纯、渊明,可谓挺然不群之士,复古之功,于是为大。”(注: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37。这些评价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将陈子昂与其时代割裂开来,过于强调陈子昂的“始独”之功,显然不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唐诗的真实。因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决非一人之功,个人只能是整个文学思潮中的一份子,即使这一份子特别关键。认识陈子昂应作如是观。   就陈子昂而言,前有贞观时期的魏征、令狐德?钡任难Ъ颐嵌孕率逼谖难У睦硐肷杓疲?其同时代更有初唐四杰改革浮靡文风的强烈呼声,其中王勃的声音最为洪亮。杨炯《王勃集序》云:“尝以友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F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王勃在其《上吏部裴侍郎启》一文中亦明确表达自己的文学见解:“文章之道,自古称难。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王勃的文学意识,基本上就是儒家诗教的翻版,他以强化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用来矫正浮靡文风,与唐初魏征、令狐德?钡热说奈难?设想基本相近。由于年少早逝,王勃未能显示其政治才能,其政治实践也非常有限,但就其有限的政治经历以及为政原则来看,他的政治思想亦未超出儒家的范畴,其为沛王侍读时所撰之《平台秘略》即能说明这一点。《平台秘略》已佚,现存有《平台秘略论》十首,内容为“孝行”、“贞修”、“艺文”、“忠武”、“善政”、“尊师”、“褒客”、“幼俊”、“规讽”、“慎终”等等,这些条目与此前儒家政论没有多大区别,其“艺文”、“善政”、“规讽”等篇章中所表现出的文学观念和谏诤意识,亦体现了一个青年诗人难能可贵的政治头脑,如其《规讽》篇云:“夫陵谷好迁,乾坤忌满。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故有全中卒行,用心于不争之场;杜渐防微,投迹于知几之地。昔之善持满者,用此者也。”这位刚踏进政坛的诗人运用史料,陈述了规讽于治国修身之重要,其文学革新的动机也正是来自于儒家思想对文学的政治期待。通观王勃的文学理性,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重实用轻词彩的思维倾向,尽管在政治上,王勃是一个失败者,在文学创作中,他也未能完成其革除浮侈的文学使命,但其短暂的人生依然在唐代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除了在近体诗上的成就之外,其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诗歌革新的呼唤,这种呼唤与其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