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险收益与巨灾保险组合供给能力分析
风险收益与巨灾保险组合供给能力分析
摘 要:由于巨灾不具备保险的“大数定理”,因此其供给只能类似于再保险合同安排,在保险公司之间实行风险分担。但对于集中的巨灾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会选择不同的供给策略。本文通过对巨灾风险的特性分析,建立巨灾保险组合供给的均值-方差模型,从风险收益最大化角度考察巨灾保险市场的供给策略,并结合我国地震、洪水等损失数据对供给总量进行估计。
关键词:巨灾保险;供给能力;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1)-0012-06
由于受传统的观念和巨灾赔付能力等方面的束缚,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还未受到重视,我国保险公司对于巨灾造成的损失局限于少数特定的险种,并没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这类巨灾设立的险种,只是在部分险种中对于由巨灾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失给予补偿,其余的将巨灾引起的损失均列为免赔责任。随着金融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正积极寻找巨灾风险分散的途径。
一、巨灾保险供给研究进展
从巨灾风险的特性来看,巨灾不具备保险的“大数定理”,若把巨灾保险看作一种商品,保险公司在开发其之前一定要有一整套的竞争策略(Paudel,2012)。而巨灾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也给巨灾保险的有效供给造成了一定困难(Mahul,2011),对巨灾的承保不能单独依赖于部分保险公司。对巨灾风险的有效分担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巨灾进行承保的限额问题(Doherty,1997);第二,巨灾保险供给的影响因素(Chambers,1989);第三,政府干预和自由保险市场方案是否会导致有效的巨灾保险供给(Vandeveer,2001;Niehaus,2002)。因此,巨灾保险的供给只能类似于再保险合同安排,在保险公司之间实行风险分担,只有从保险业的角度来研究巨灾保险的供给问题,对巨灾保险供给能力正确有效的度量才有意义(Cummins,1999,庹国柱,2010)。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巨灾保险的盈利能力是其关注的重点,Stone(1973)从巨灾承保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得出承保能力与限制边界条件的关系,并指出在应对巨灾风险时,保险公司倾向于寻求合作的保险方式。Nielson(1984)提出了财产保险业供给能力的一般模型。田玲等(2009)对我国巨灾保险承保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不同损失下的我国财险公司的承保能力。Ibragimov(2008)利用对巨灾保险市场模型对巨灾保险供给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巨灾损失分布的厚尾性使得保险公司陷入“风险分散陷阱”,即使是保险市场充分发达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不愿承保巨灾风险。巨灾保险的有效供给不同于一般风险的理论基础,有效的巨灾保险市场依赖于一个高效的主体。因此,本文从巨灾保险统一供给的假设出发,将巨灾风险承保机制看成一种类似于再保险合同的巨灾保险组合,建立巨灾保险供给的风险收益模型,并结合我国保险公司数据进行分析。
二、巨灾保险组合模型
(三)地震―洪水巨灾保险组合供给分析
四、结论分析
结合图1和表4的结果,在地震―洪水巨灾保险的自由供给市场假设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2.对于不同均值―方差前沿组合,巨灾保险的有效供给数量变化较大。随着期望收益率的增加,巨灾保险有效供给的数量逐步上升:分别从29亿元上升为63亿元,从1195亿元上升至5735亿元。
3.通过比较θ=0.01,θ=0.001对应的有效供给数量可知:初始投入不足(100亿元)与初始投入充足(1000亿元)两种情况下,供给者倾向于在资本不足时投资地震保险,在投资充足时投资发生频率较大的洪水保险。因此,在巨灾保险体系建立的初期,应当考虑其他金融工具(如:巨灾债券、巨灾期权等工具)作为巨灾保险的有力补充工具。
4.巨?谋O沼行Ч└?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对巨灾风险损失及巨灾保险盈利能力的估计,为了准确地度量我国保险巨灾保险供给,对以往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正确的巨灾模型是基础。
参考文献
[1]Chambers R G.Insurability and moral hazard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rke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9,71(3):604-616.
[2]Cummins D, Lewis C, Phillips R. Pricing excess-of-loss reinsurance contracts against cat as tropic loss[M]//The Financing of
C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