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辨析题中七类陷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成语辨析题中七类陷阱

高考成语辨析题中七类陷阱   陷阱一:褒贬不当      褒贬不当是高考成语辨析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陷阱,特别是贬义词误用在褒义语境这一类型考查频率较高。   例1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巧舌如簧”是指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多用于贬义,此句用来赞美选手们辩论精彩,属贬义词误用在褒义语境中。   例2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的褒义词,此句用来形容“垃圾食品厂”,属褒义词误用在贬义语境中。   例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一般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作贬义词。佛家中“指深思苦索,追索事物究竟为想入非非”,因此“想入非非”用来形容“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丰富的想象力”是恰当的。   高考试卷命题者常用褒贬两用成语来设置陷阱,增加试题难度。因此,考生要重点掌握常见的褒贬两用成语,如灯红酒绿、八面玲珑、老气横秋、穷形尽相、左右逢源等。      陷阱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指不深入钻研,只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地作出片面或错误的解释。望文生义也是高考成语辨析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陷阱之一。   例4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屡试不爽”指多次尝试都没有差错。例4中将“屡试不爽”按字面曲解为“多次考试心情都不爽快”。   例5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短小精悍”的原始意义是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后多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例5中使用了相对陌生的原始意义。   高考试卷命题者常以成语相对陌生的义项来设置干扰项,使考生掉入望文生义的陷阱,以增加试题难度。因此,考生不但要从来源、重点语素的含义等方面理解记住成语的常用义,还要弄清记准其使用频率不高的原始意义(有时与字面义相吻合),防止因成语学习中的多义盲点而导致解题失误。考生应重点掌握“不赞一词、不翼而飞、不省人事、不绝如缕、比翼齐飞、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等成语。      陷阱三:近义混用      两个形似意近的成语张冠李戴就是近义混用。   例6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是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例句中指家长不认真对待小孩的毛病,应改用“不以为意”。   利用形近或意近的成语设误也是常见的陷阱类型之一。考生要重点掌握常见易混用的近义成语,如“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耳濡目染”与“耳闻目睹”、“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舍本逐末”与“本末倒置”、“相提并论”与“同日而语”等。      陷阱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指成语超出了其固有的搭配对象或使用范围,又分为语法性不搭配和语意性不搭配两种。语法性不搭配指成语超出了其特有搭配对象或语法功能,主要有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主语与谓语不搭配等类型。语意性不搭配是指成语的意思与其语境中的意思自相矛盾或不吻合。   例7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只能以说话、议论为描述对象,例句中却作“练动作”的状语,在语义和语法上都属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   例8 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完全显示出来,只能用于人,用于“畜牧企业”是搭配对象不当。   例9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偃旗息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例句中说“几家汽车大厂”“一直”“没有太大动作”,即没有采取价格变化动作,当然就谈不上“偃旗息鼓”了。   例10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谈笑自若”是指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语境中描述的并不是“紧张或危急的情况”,语境与词义不相合,据句意宜改用“谈天说地”。   考生只要准确掌握成语特定的搭配对象和范围,对常见易错成语依据范围和对象进行分组归类,就能在解答这类陷阱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一般用于夫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