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鸭疫里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鸭疫里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摘 要:通过RA病原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诊断方法研究、防治研究四个方面的阐述,了解目前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鸭疫里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2-0043-06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anatipestifer,RA)病,曾名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anatiPestifer)病,是家鸭、鹅、火鸡及其它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败血症和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发病率可达10%~60%,死亡率为30%~90%,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均有本病发生。我国,1982年郭璞玉等[2]首次报道北京郊区鸭场于1980~1981年曾发生过此病,并分离到了病原菌。随后全国多个省份都相继报道了此病。
1 RA病原学研究
1.1 分类地位 1932年美国学者Henderickson和Hilbert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称之为鸭疫斐佛氏菌(Pfeifferella anatiestlfer)[3]。1954年Bruner和Fabricant通过比较,建议采用鸭疫莫拉克氏菌(Moraxella anatipestifer)这一名称[4]。此后,在第七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根据其形态与染色特性将其列入巴氏杆菌属,命名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anatiPestifer)。1991年Rossau等对原来列入巴氏杆菌属的鸭疫巴氏杆菌(Rasteorella anatipestifer,RA)与黄杆菌/噬纤维菌群的成员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较多的相似性[5]。1993年Segers等通过分析RA的rRNA(Segers et al.,1993),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但由于RA在蛋白质及脂肪酸组成、培养特性、酶活性等许多方面又明显不同于黄杆菌/噬纤维菌rRNA同源群中关系较近的其他细菌,因此Segers等提出将RA归入黄杆菌/噬纤维菌rRNA同源群,并建议单列一属,称为里氏杆菌属,其代表种为鸭疫里氏杆菌,并将该菌所引起的疾病命名为鸭疫里氏杆菌病[6]。
1.2 血清型 目前报道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7-8],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9],其中鸭疫里氏杆菌2型是国内外被频繁分离到的血清型。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分离到本菌的报道,张大丙等证实国内存在1、2、6、10、11、13和14共7种血清型[10]。
1.3 生物学特性 RA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偶见个别长丝状,多为单个,少数成双或链状排列。可形成荚膜,无芽孢,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印度墨汁染色可见荚膜着色,瑞氏染色时大部分细菌呈两极着色特性[11]。韦强等通过电镜首次观察到了血清l、2型的RA的固体培养物经负染或超薄切片后可观察到约1/3的菌体具有特殊的赘生物形态结构;其内部有类似菌体的结构,有一层类似于菌体的“细胞壁”,但较薄[12]。
本菌在巧克力琼脂、血液琼脂和胰酶大豆琼脂中生长良好。多次继代培养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在胰酶大豆琼脂中添加0.05%酵母浸出物,5%新生牛血清以及含有5%~10%的CO2环境可促进其生长。血液琼脂上培养24h,形成边缘整齐、透明、无色素的光滑型菌落,RA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
本菌不同的血清型,即使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的生化反应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不发酵葡萄糖、蔗糖,也不发酵半乳糖、乳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甘露糖和棉实糖。极少数菌株发酵麦芽糖和肌醇。硝酸盐还原、柠檬酸盐利用、VP、甲基红试验、硫化氢产生、尿素分解均为阴性。氧化酶、触酶试验为阳性。多不溶血,多液化明胶[11]。
2 R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16SrRNA、外膜蛋白、荚膜、质粒、耐药性、致病性及相关因子等方面开展了R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Subramandam等对4株RA编码16srRNA的基因序列的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同时与产吲哚黄杆菌、粘黄杆菌等相关细菌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4株RA处于黄杆菌系统发育树上;对PCR扩增的16SrRNA基因经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表明:即使是同一血清型的不同RA菌株,16SrRNA基因仍有差异[13]。Rimler等运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了鸭疫里默氏菌DNA指纹图谱的研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Ⅰ对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以色列6个国家分离的89株RA进行了DNA指纹图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