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超声对中药治疗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对中药治疗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22MHz高频超声对中药治疗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观察1例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的患者,在其中药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运用22MHz高频超声对患者皮损相同部位进行检测,并与皮肤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2MHz高频超声发现皮下肿块定位在真皮浅层,直径(最大)0.6mm,皮肤密度15~18;治疗后,再次应用22MHz高频超声发现皮下肿块消失,真皮浅层的低回声带消失,皮肤密度恢复正常,与临床和皮肤镜观察结果相符合。结论:运用22MHz高频超声对中药治疗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无创简便,安全可靠。
[关键词]高频超声;中药;透明质酸;注射;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3-0034-03
天然透明质酸是一种高分子的酸性粘多糖,存在于细胞间质中,被广泛用作化妆品的保湿成分。注射用透明质酸也已被广泛应用于面部除皱,但注射透明质酸不慎,可能留下后遗症,其中以过度矫正、局部红肿最为常见。本文运用22MHz高频超声对1例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药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并与其临床和皮肤镜表现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退休。因“左颊部红肿、胀痛1月,加重7d”于2016年8月4日至笔者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某美容整形医院注射透明质酸后,左颊部出现红肿,未予重视。次日症状加重,患者遂至该美容整形医院,医生嘱其冰敷,效果不显。后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左颊部红肿、胀痛,偶有瘙痒,局部有糜烂。食欲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颊部肿胀,伴压痛,肤色红,肤温偏高,境界不清,局部有糜烂,无渗液(因患者隐私要求,未拍摄临床图片)。查血常规示:CRP 9.2mg/L(0~8mg/L),WBC 8.20(4.00~10.00)×109/L,N 56.4(50.0~70.0)%。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镜示:皮损处肿胀变薄,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肤色偏红,有色素沉着,局部有糜烂,无渗液(见图1)。皮肤B超示:皮下肿块定位在真皮浅层,直径(最大)0.6mm,皮肤密度15~18。皮损部位皮肤密度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皮肤密度,真皮浅层的声影密度显著降低,且真皮层厚度明显大于周围正常组织,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炎症和组织水肿(见图2)。
2治疗
患者为中老年女性,虚邪入身,日久化热,瘀滞肌肤,湿热蕴结,浸淫肌肤,继发感染,发为本病。结合患者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辨证属气滞血瘀证。治则为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方以五味消毒饮加减(具体药方为:天葵子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5g,金银花15g,麦冬10g,生地黄10g,丹参10g,郁金10g,延胡索6g),并用本院自制黄芩油膏(20%黄芩,80%凡士林)外涂,治疗先期予以口服头孢克肟1周。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皮肤镜示:皮肤肿胀明显好转,疼痛消失,瘙痒不显,肤色恢复正常,无毛细血管扩张,无糜烂渗液(见图3)。22MHz高频超声示:治疗后皮下肿块消失,真皮浅层的低回声带消失,皮肤密度恢复正常,无炎症和组织水肿的表现(见图4),目前仍在定期随访中。
3讨论
透明质酸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D-葡萄糖糖氨组成的线性多糖。1981年,美国首次批准牛胶原用于皮?w填充剂,2003年透明质酸类注射美容产品上市,很快成为仅次于肉毒毒素的第二大注射美容产品及使用量第一的皮肤填充制剂。透明质酸的保湿效果是胶原蛋白的16倍,注入真皮下可使皮下组织直接容积增大,吸收周围组织的水分,使松弛、凹陷的皮肤重新饱满起来。这种注射疗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修复与老化相关的皮肤皱褶和一些先天或后天疾病引起的凹陷或瘢痕。,还可用于艾滋病患者面部萎缩的修整,是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填充剂。
但近年来随着面部美容注射的广泛开展,不断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以透明质酸钠为代表的填充物注射的并发症包括透明质酸过早吸收、皮下硬结、填充不充分、过度矫正,最严重是血管阻塞,最易发生在眉间和鼻尖、鼻翼,同时也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无光感,这种并发症最终临床诊断均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眼动脉阻塞。报道显示,透明质酸注射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6%。现如今市场上售卖的透明质酸产品鱼龙混杂,非法注射在一些非医疗机构和网络上大行其道,甚至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何减低或避免注射透明质酸的副作用,亦成为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难题和挑战。
本文首次运用22MHz高频超声对1例透明质酸注射局部并发症的患者中药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并与其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