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语文课堂思维构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魅力语文课堂思维构建

魅力语文课堂思维构建   【关键词】 语文课堂;《采薇》;涵养;点染;蓄势;生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124―02   诗人舒婷在谈及汉语时,有过这样的表述:“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而当我们面对汉语艺术的源头――《诗经》时,如何穿越时间的长河去亲近那一段先民的历史,如何透过生僻的字词去吟诵那一曲古老的韵律,成为摆在语文课堂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汉语的魅力、感受汉语的魅力、探究汉语的魅力,进而创造汉语的魅力。这一终极目标与诗人舒婷所说有神合之处,语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感动、在文本外体悟,其实就是“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下面,笔者以《采薇》一课的授课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一下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怎样的思维结构。   一、涵养   涵养,即教师以自身的语文修养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生:特殊在哪里啊?   ??:2015年距离1945多少年?   生:70年。对了,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师:对,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有一道题也切合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社会热点,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题?   生:不会是人物传记吧?   师:看来你是一个关注高考的有心人,恭喜你答对了。2015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传主是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戴安澜,文本记述了戴安澜将军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这篇传记的题目是“将军赋采薇”,出自毛泽东1943年3月在延安写的一首五律挽诗。有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而出自诗经的《采薇》则是战士的诗篇。   (投影显示)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二、点染   点染,即师生双方在文本的浸染中情感互动,彼此点拨。   师:通过诵读,同学们发现《采薇》的前三节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节的第二句只有一个字不同,第一节是“薇亦作止”,第二节是“薇亦柔止”,第三节是“薇亦刚止”。第一节和第三节的第四句也是只有一个字不同,分别是“岁亦莫止”、“岁亦阳止”,第二节的第四句有两个字不同,是“心亦忧止”。   师:你相当细心,并且表达很有层次和条理。你觉得以前学过《诗经》中的哪一篇与此相似呢?   生:《蒹葭》。   师:你的记忆力真不错!其实,《诗经》中类似《采薇》《蒹葭》这样的作品还有不少,它们都具有一种称为“重章叠句”的共同点。你能总结一下“重章叠句”的特点吗?   生:节与节之间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师:《采薇》的前三章写到薇菜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   生:“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   师:伴随着薇菜的生长,诗中的战士戍役经历了多长的时间?   生:快一年了。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岁亦莫止”是年初,“岁亦阳止”是阴历十月。   师:诗中写薇菜的生长过程意在表现什么?   生:表现时光的无情流逝和战士的戍役漫长。   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来年薇菜依旧生长,而曾经采薇的战士却未必能够再次目睹薇菜的生长,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战士的生死越加难料。   师:所以,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战士渴望着早日结束战争。那么,《采薇》的前三章交织着哪两种矛盾的情感?   生:一方面是抵御外敌的一腔豪情,一方面是思念家人的满怀柔情。   师:说得好,你认为哪种情感占上风?   生:柔情,因为前三节中出现了三个“忧”字。   生:豪情,因为诗歌的第四、五、六节全是对参战场景的热情歌颂。   三、蓄势   蓄势,即学生在课前接触文本、在课中体察文本、在课后反思文本,形成或高屋建瓴或鞭辟入里、或深入浅出或自出心裁的语文学习态势。   师:“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中的“君子”、“小人”是道德意义上的称谓吗?   生:不是,“君子”指将帅,“小人”指士兵。   师:这里的“依”和“腓”两个动词可以让大家想象出一幅怎样的战斗场景?   生:将帅身先士卒,士兵冲锋陷阵。   师:将士皆不畏死,因为他们――   生:同仇敌忾!   师:诗中的“象弭鱼服”具体指什么?   生:用象牙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   师:诗中的战士们都是这样的装备吗?   生:不是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