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生态路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生态路径

高考作文生态路径   “作文是和世界、和他人、和生命的对话与沟通的方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本领都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余秋雨《写作――与世界对话》)当下的高考作文尽显制式化的痕迹,不见对话的精彩,不见生活的质地。于是生态路径的探求,便是我们迫切追问的课题。何谓“生态路径”?就是高考作文的题材从虚拟化转向实有化,主题从指令性转向生成性,结构从模式化转向思维化,情思从伪圣化转向真诚化,引领考生从假大空的应试套路回归到平实真的写作。下面例解,以求考生以作文的方式学会对话,学会生活。   题材:从虚拟化转向实有化   话题作文以来,考生窃套:“话题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记叙,就是捏造情节;议论,就是罗列依据;抒情,就是文化历史,人物的代言。写作题材的实有化,即不必偏执地强求预设概念的暗合而编造、罗列,或依托,而是立足于考生平素貌似普通的生活挖掘作文的“根”。鲁迅提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主张,值得我们借鉴。“严”在题材源于生活的真实,“深”在立意源于对生活的提炼。譬如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撷取:   意义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安全。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嘈杂喧闹时刻让母亲提心吊胆,她对自己毫无要求,不奢望任何金银首饰,不希望任何潇洒人生。也许是对贫穷与孤苦的深刻记忆,她不要求什么,唯一的心愿就是我的平安。曾记得幼小的我是那样娇弱,小病大伤没完没了。她只有一次又一次背着我行走在医院门前,行走在有药气弥漫的病房里,我对此无动于衷,而她却心如刀割一般。也许我的安全才是她心中最重的一份。提篮春光给妈妈,献上我安全的告示。   ――《提篮春光看妈妈》   在盛行“文化作文”,大谈屈原、陶渊明、司马迁、杜甫的背景下,这里的选材简单平易,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以原生态生活的本真入文,难得可贵。   我发觉我变了很多,奶奶也发觉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地喊着那句话:“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别老玩,知道了吗?”而我,混蛋得可以,从以前的大声回应到后来的低声回答,直至最后的不耐烦。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当奶奶兴高采烈地喊起那一句时,被我一句无情冷血的话打断――“你烦不烦啊?每天都说这个有意思吗?行行行,我走了!”奶奶张了张嘴,没有再说话,从此以后,那胡同里再也没响起那一呼一和。等我上完小学,又回到我妈妈那上初中,心里总有种空空的感觉,尽管以后去奶奶那里,奶奶仍是笑脸相迎,只是那笑容寂寞很多。每次我走的时候,奶奶总是站在门口,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直到过世也没再听她说过那句话。   ――《有句话常挂嘴边》   在流行“青春是一道明媚的伤口”之类伤感、绮丽的背景下,这里的情感浓郁真挚,从习焉不察的生活境像里“开掘”。“我”和奶奶之间的“一呼一和”,流露出的是奶奶的爱与骄傲。可惜,年幼无知的“我”困于学习,慢慢地不“和”了,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奶奶的“呼”是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是一颗热情似火的心。   主题:从指令性转向生成性   话题作文以来,指令性话题一统天下,直到分省命题,才慢慢地透出变革的气象。指令性话题往往带有话语霸权的痕迹,写出的文字缺乏自我的灵性;折射的思想缺乏自我的知性。譬如01年“诚信”话题、02年“心灵的选择”话题,别无选择,逼迫考生“高蹈”。一篇《丢得好》的文章被众多老师当作反面案例正告考生:生命丢得,分数丢不得呀!话题要求你舍生取义,你偏要较劲儿,舍义取生。如此“霸王话题”,考生只好丢下自己,唯唯诺诺地顺从。个体的灵性,生命的质性,在这种话题强制下,逐渐水解,变得平庸而无奇。生态语境迫切要求话题转型,尊重考生的多元价值取向,珍视考生超乎想像的生命张力。从最初的指令性,到03年的思辨性,再到06年的生成性话题“才露尖尖角”,期待“映日荷花别样红”,语境下的生成性话题是双向互动的传递过程,引导考生实现与自己的知识、情感和思想的对接,从而生成个体认同和归属的话题。生成性话题,既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反拨,又是一种生命张力的延伸。   譬如2007年上海卷作文试题: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看似寻常最等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必须跨过这道坎”貌似现成的主题,实是生成无限,关键在于“坎”的解读,为自主立意提供想象的冲击,彰显考生思维品质的高下。这个“坎”是指一道道“关口”、“台阶”,跨过去了,就能跃上新的境界,跨不过去就可能面临失败。小而言之,人生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一些阶段或障碍是“坎”;大而言之,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阻力也是“坎”。“必须跨过这道坎”不乏视野开阔的主题选择:例如写到大国崛起,要让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跨过“脆弱的民族心理”这道坎!写到防止官员腐败,正本清源,必须跨过“体制改革”这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