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尼德兰乐派和第二次国际性音乐风格
解读尼德兰乐派和第二次国际性音乐风格
内容摘要:在西方专业音乐发展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曾多次促成音乐“国际性”风格的形成。文章就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以尼德兰乐派为核心的第二次“国际性”音乐风格的萌芽、发展、成熟及逐步衰落的过程进行简要梳理,以期对西方音乐史上这一独特现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国际性 音乐风格 尼德兰乐派 勃艮第乐派 佛兰德乐派
“国际性”音乐风格并不表示全世界或全欧洲统一出现的音乐风格,而是指以一国音乐风格为主体,融其他几个国家音乐特点为一体的一种超国界风格,同时会对这些国家的音乐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第一次国际性音乐风格,是中世纪以罗马圣咏为主体的教会音乐。第二次国际性音乐风格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是在特定政治及宗教环境下自发形成的,尼德兰乐派的音乐风格是其主要特征。
音乐是在历史中发展的,每一种新风格的出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自公元9世纪起,欧洲出现以圣咏为基础的复调音乐。从最简单的二声部奥尔加农开始,经过了华丽奥尔加农、康都克特以至复杂的等节奏型经文歌等阶段的发展,法国作曲家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如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的古艺术创造了复调艺术的第一个盛期。14世纪的新艺术时期,以纪尧姆?德?马肖为代表的法国作曲家以其高超的复调技术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推上另一高峰,对整个欧洲包括相对独立的意大利音乐都有广泛影响。其创作技法中的等节奏型、分解旋律、节奏二分法以及法国记谱法都成为各国音乐家竞相效仿的模式,这一切都为后来尼德兰乐派高度复杂的对位技术奠定了基础,也使14世纪末的欧洲音乐初步呈现出融而为一的发展趋势,是国际性音乐风格形成的萌芽时期。
英国是一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国家,当以法国经文歌为代表的复杂、抽象的复调音乐蓬勃发展时,英国的音乐却几乎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发展着。其旋律清新优美犹如民歌,偏爱三度六度音程及丰满和谐的声音,整个音乐倾向于主调音乐的大调性等。15世纪上半叶,大量英国作品出现在欧洲大陆的抄本中,其悦耳充实的典型风格,使大陆音乐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到过法国和诺曼底的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对大陆音乐家影响最大,这一影响突出体现在勃艮第乐派(又称尼德兰第一乐派)的创作中,也以此为后来的国际性音乐风格注入了一种清新活泼的因素,一种更富有人性的、健康的气质。
名义上隶属法国的勃艮第公国统治着今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东北部的大片领土。14、15世纪,为炫耀城邦的富有,提高公国的名声,勃艮第公爵们兴建豪华的宫廷与乡间别墅,并以此吸引了各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和乐手来此供职或演出。因此,勃艮第公国的音乐风格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加之小教堂音乐家不断变动,并将此风格带至欧洲各地,这是国际性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社会原因。勃艮第乐派的代表人物纪尧姆?迪费与吉尔?班舒瓦继承传统的复词技术,汲取英国福布尔东式主调音乐技法,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旋律线条明晰可辨且富有表情;以三度为主要旋律音程;主调音乐与一定的旋律自由,对位独立相结合等。采用新风格创作的弥撒曲、经文歌、法语世俗尚松、圣母颂歌等体裁成为大部分欧洲作曲家创作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将常规弥撒的复调配乐作为整体这一做法,成为15世纪普遍采用的正规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盘踞着为数众多的城邦和公国,教皇、红衣主教及执政君主为显示自己的权势和修养,将一些才华出众的音乐家从法国、佛兰德斯、荷兰请到意大利,争相担任音乐赞助人。佛兰德乐派(又称尼德兰第二乐派)中的著名作曲家奥布雷赫特、伊萨克、若斯坎等人的游历,充分表明了15、16世纪在南北欧之间,在佛兰德斯诸中心与意大利、西班牙之间有着频繁活跃的音乐交流。佛兰德乐派的音乐家将自己的音乐、歌唱法和作曲法带到欧洲各地,并广泛吸收各地音乐创作的某些特点,最终形成了音乐史上第二次国际性音乐风格。这是一种南北因素杂陈并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的风格:一方面是北方人的严肃语调、严谨的结构、复杂的对位织体及流畅自如的节奏;另一方面是意大利人的比较自然流露的情绪,较为简单的主词音乐结构,较为明确的节奏以及线条分明的乐句。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特别强调词曲的结合,力求使音乐能正确表达歌词的情感和意义。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南北音乐的不同风格自然而巧妙地融为一体。随着佛兰德乐派在欧洲音乐中统治地位的巩固,这一国际性音乐风格逐步走向成熟并被欧洲各地音乐家普遍接受。有必要提及的是,自15世纪起,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各地的音乐得以准确、快速、广泛地传播,促进了各地音乐的交流,从而间接推动了这一融合的趋势。
由于这一时期民族意识的增强,各式各样的民族乐汇逐渐崛起,各国都创造出代表本民族特征的新体裁,如意大利牧歌、法国新尚松、德国利德、西班牙的比良西科等,使整个欧洲音乐创作呈现出异彩纷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