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滑动加压髋螺钉(DH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对照组采取DHS治疗,研究组采取PFNA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负重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5例,对照组发生11例,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则为80.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相较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同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滑动加压髋螺钉;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滑动加压髋螺钉(DHS)治疗[1]。为了进一步探讨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接诊的2011年8月~2014年8月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皆经临床表现、CT、X线片及MPR等诊断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5~84岁,均值(68.4±2.1)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据Evans分型[2]知Ⅰ型10例、Ⅱ型6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Ⅴ型8例。研究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53~86岁,均值(68.8±2.3)岁;左侧23例、右侧22例;据Evans分型知Ⅰ型11例、Ⅱ型7例、Ⅲ型10例、Ⅳ型9例、Ⅴ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位置、分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取DHS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插管全麻处理,取平卧位,顺利放置在骨科牵引床上,将患侧臀部稍抬高并垫上5cm左右软垫,根据骨折类型予以牵引复位,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对骨折复位情况观察,复位满意则固定患肢于外展内旋位;于股骨粗隆下2~3cm左右处进针,作纵切口,将肌肉剥离直到股骨粗隆间,采取135°颈干角定位器定位后往股骨头将导针打入,于C型臂X线机引导下观察其与股骨颈位置,保障导针投影在股骨颈正中,与股骨头关节软骨下的距离在5~10mm;顺着导针方向采用铰刀钻孔与攻丝,将DHS主钉置入后,再利用DHS钢板和主钉结合,将固定螺钉与钉帽拧入;利用C型臂X线机再次透视,对位满意且患肢无异常后冲洗伤口,并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并采取抗生素、低分子肝素钙等处理,同时加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负重活动复查等。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取PFNA治疗,麻醉方式、取位及术前处理皆与对照组相同,复位后将患肢内收10°~15°,于大粗隆顶点上作纵切口,长度约为5~8cm,沿着臀中肌肌纤维分开,直到大粗隆顶点;将导针置入,进针点取在大转子顶点稍外侧,入路方向内偏,同时和股骨解剖颈呈6°,侧位X线透视下进针,并放置套筒,采取入路扩髓钻钻入皮质,选取合适PFNA及固定于手柄上,术者手将PFNA边转边往前插入髓腔;手柄上安装近端瞄准器,平行拉力螺钉瞄准孔的轴线放一导针在体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确定导针投影位于股骨颈下半部;利用拉力螺钉套筒置入导针套筒与软组织保护器后,推进套筒到皮肤表面,并作小切口,继续推进,直到股骨外侧皮质,将拉力螺钉套筒锁紧并固定在近端瞄准器后将其推进并接触外侧皮质;将软组织保护器取出,置入螺纹导针,并测量具体的深度后沿着导针钻孔;在导针下将拉力螺钉与打入器置入后,锤敲打入器尾部,直到其锁定于拉力螺钉套筒尾部,顺时针旋转后,将拉力螺钉锁紧,同时就昂拉力螺钉打入器与导针取下;将远端锁定套筒与钻套等置入,于表皮作小切口,推进到股骨外侧表面,将软组织保护器取出,采取电钻将股骨对侧皮质钻穿,测量深度后置入合适的远端螺钉;将瞄准器与手柄拆除后将PFNA安装上封帽;术后检查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情况,并对比分析。其中Harris评分[3]总分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以优率+良率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