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现状调查和分析.docVIP

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现状调查和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现状调查和分析

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现状调查和分析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高校图书馆研修间网上栏目建设、规章制度制定、预约管理系统与流程指引、开放服务时间设置、读者使用过程监督、特色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同时指出研修间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高校图书馆应制定详细完整的研修间管理规章制度,采用网络自助化、智能化的预约管理手段,向综合化空间服务方向发展,多途径提供研修间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研修间;空间建设;空间管理;空间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0.019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10-0110-04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the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y training room in severalaspects,including online program construction,rules and regulations,reser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guidance,open service time settings,reader using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tic services.Meanwhile,studi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ining rooms management and services.Based on this,the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formulate detailed and complete management rules for the training rooms,as well as using network self-service and intelligent appointment management means.Develop the training room into an integrated servicespace,and improve its service level in multiple ways.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training room;space construction;space management;space service   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14号文》第六章第三十条规定: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文献服务水平,采用?F代化技术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空间,注重读者体验,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1]。该规定对图书馆开展空间服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时代变化与读者需求变化,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十分重视馆藏空间的扩改建工作,将旧馆全部或部分阅览室空间、书库空间、工作空间重新规划建设,或者新馆建设多媒体空间、研修室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以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功能。研修间,又称研讨间、研读间、研究间、研讨室、研修室、学习室、研习室、讨论室、学习空间等,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讨论、研究与协作的实体空间,能够满足读者对安静、协作、共享、稳定的科研与学习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在原馆的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阅览室的基础上改造较容易,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管理者的青睐与读者的欢迎。   1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现状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淡江大学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先后建设了研究小间,具备了研修间的服务功能[2]。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研修间建设、管理与服务状况是如何的呢?带着该问题,笔者通过网络调研了全国31个省市区,共计789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港澳台院校、专科院校)图书馆[3],调查截止时间2017年4月19日。发现有150所高校图书馆(占比19%)利用一些透明隔音的建筑材质建设了大小不一,可以容纳1人或多人,数量少则数间,多则百间以上的研修间,通过制定详细完整的研修间管理规章制度,采用灵活多样化的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面向广大师生读者开展研修间空间服务。研修间网上栏目建设具体情况见表1,调查数据也包括了隶属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修室空间。   11研修间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研修间建设有个人研修间、团体研修间(分大、中、小)、特色研修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