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现状比较.docVIP

中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现状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现状比较

中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现状比较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中日两国高校学者发表的文献被SSCI和AHCI收录情况的定量分析,可以揭示比较两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中国高校被SSCI和AHCI收录数量从本世纪起高速增长,而日本则始终缓慢增长,并呈波浪起伏之势。综合心理学和经济学是中日两国高校最热门的研究领域,而且研究水平旗鼓相当。在中国被SSCI和AHCI收录的文献中,论文的百分比要比日本高,会议文摘则比日本低。2000―2004年,被收录文献的总量和其中的英语文献,两国高校差距甚微,非英语文献则中国高校明显少于日本高校。   关 键 词: 人文社会科学 定量分析 文献计量学 高等学校 中日比较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加强中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彼此了解是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南京大学邹志仁教授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注 :范并思:《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39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DB/OL],/,2006年10月16日。)然而,在中日两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宏观比较方面,至今未见成果问世。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高校学者发表的文献被著名的人文社科类权威引文索引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学科引文索引(AHCI)(注 :ISI.SSCI和A&HCI[DB/OL]。/portal.cgi?DestApp=WOSFunc=Frame,2006年1月18日。)的收录情况的定量分析,客观揭示两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现状,为增进两国学者之间的了解,促进交流与合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提供某种启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台湾省高校未纳入本次研究的范围。本文主要涉及指标:被收录的记录数量、主题分布、文献类型分布、语种分布等。      一 研究方法      通过基于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的Web of Science检索系统,对SSCI和AHCI两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5年12月25日至2006年1月8日。   在对ADDRESS字段进行检索时,利用SAME算符对检索词进行布尔逻辑组配,以确保检索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址中而不仅只是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字段中,从而避免误检。为避免漏检,对于有不止一种英文拼写形式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有Peking Univ和Beijing Univ两种拼写形式),则用OR算符对检索词进行布尔逻辑组配,并在检索结果分析中加以注意。   借助检索系统现有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analyze results),对检索结果中的作者单位(field: Institution name)进行分析,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验证,剔除误检记录。   鉴于数据库中2005年、2006年的记录还在不断补充,而2004年及以前的记录已基本定型,所以本次研究着重分析本世纪最初五年即2000―2004年的收录情况。   在反复检索、验证、核对的基础上,借助EXCEL等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在2006年1月8日经过最后验证。      二 研究结果      (一)收录概况   截至2006年1月8日,包括所有类型、所有语种的文献,1975―2005年期间,中国高校被收录12025条记录,日本高校被收录32945条记录。从总量来看,中国高校被收录文献比日本高校被收录文献少63.5%。然而,进一步分析各年度的具体收录情况(见表1和图1),可以发现,两国的增长速度大不相同――中国起点低(1975年仅被收录6条记录),但增长速度快(2004年与1975年相比增长了约480倍),尤其进入本世纪以后,突飞猛进,气势如虹;日本起点高(1975年被收录501条记录),但增速缓慢(2004年与1975年相比增长了约2.8倍),并呈波浪起伏之势。      1975―1999年期间,中国高校明显落后于日本高校,平均日本高校比中国多87.90%;1978年差距最大,达99.42%。然而,一进入21世纪,中国高校与日本高校的差距迅速缩小,2000年日本高校比中国多45.08%,2001年多19.06%,2002年多21.93%,2003年多17.97%,而2004年则领先日本53.32%。   本世纪以来,中国高校被SSCI、AHCI收录数高速增长,并且终于后来居上,从2004年起超过了日本高校。这与近年来,中国高校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