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优化“补白”练习的设计 享受语文学习乐趣.doc

优化“补白”练习的设计 享受语文学习乐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补白”练习的设计 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优化“补白”练习的设计 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 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和无奈,而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和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      一、扩充词语,加强共鸣   在教学时,教师通过抓关键词语补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让学生在获得语言滋养的同时,熏陶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如《丑小鸭》教学片段: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师:如果请你给“猎狗追赶他”这句话画一幅插图,那么画上的猎狗会是什么样的?丑小鸭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1:猎狗凶狠地瞪着它,丑小鸭害怕极了,浑身哆嗦着。   生2:猎狗龇着牙,挥舞着爪子扑过来,丑小鸭好害怕,缩着身子,拼命往草丛里钻。   ……   这是学生从心底发出的最纯真的声音。此时,我抓住关键词进行补白,用语言描绘着丑小鸭的遭遇,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满怀一颗同情心。      二、推敲标点,感悟意境   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让学生进行“补白”想象。   如《泉水》教学片段: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两个词,后面有六个小圆点,这叫“省略号”,它告诉我们泉水还流过很多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想想:泉水它流过哪儿?遇见了谁?都说了什么?   生1:泉水流过校园,看到同学们在读书,泉水说:“读吧,读吧,我的琴声很美,正好为你们琅琅的书声伴奏呢!”   生2:泉水流过沙漠,看到小树耷拉着脑袋,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饱了你们就能长成大树,把大沙漠变成大森林。”   这既有利于阅读的深化,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因为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现形式,而且也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挖掘内容,丰富画面   1.在情节内容的“空白”处推想   情节的描写,往往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的需要,常常会省略一些情节。   如《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段: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师:想象一下,在这迷路的几天时间里,“我”还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   生:第一天,“我 ”――――(身上的伤口发炎了)    第二天,“我 ”――――(几次饿晕了)    第三天,“我 ”――――(太渴了)   ……   这里的“补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 ”当时处境的艰难。对艰难处境体会得越深刻,学生对“我 ”后来的这种宁可饿死,也不用国旗换面包的爱国情怀体验就越深刻!因此,对于文本中的情节空白,教师可以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的形象。    2.在心理活动的“空白”处猜测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角色就是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体验。   如《掌声》第二、三自然段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英子,听到这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同学们没有嘲笑我,而为我鼓掌打气,我要感谢同学们真心的帮助。   生:是同学们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力量,我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演讲成功。   师:英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她结束演讲时,同学们又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如果你是英子,你想说些什么?   生:谢谢同学们,没有大家的鼓励,也就没有这精彩的演讲。   生:我行的,我获得了成功,我不比别人差。   ……   教学中,以“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想……”、“如果你是英子,你想说……”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学生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   3.在形象感悟的“空白”处揣摩   《画家和牧童》一课写的是唐朝画家戴崧的画技高超,他的《斗牛图》受到了大家的高度称赞,但却受到了一个小牧童的质疑,最后他虚心接受了小牧童的意见。为什么堂堂一个大画家能有如此的气度?戴崧这样谦虚好学、勇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