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引领的思考,激活的思维.docVIP

以“问题”引领的思考,激活的思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问题”引领的思考,激活的思维

以“问题”引领的思考,激活的思维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知的欲望,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落实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可以从激问、惜问、择问三个角度进行探索。   【关键词】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综观传统的课堂,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直接呈现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关注的重点也在于我如何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而不是我心中有什么想法和问题。这于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学生也渐渐地提不出问题了。 如何落实好“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是当下教师比较迫切需要考量和实践的问题。 一、“激”问   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策划意识,找准学生学习关键点,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譬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出示:“有一件商品,四月份比三月份上涨20%,五月份比四月份下降20%,结果怎么样?”学生用假设的策略,假设这件商品的价格是100元或“1”,经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降了的,而且下降了4%。   但有了结论不等于研究就结束了,这时如果换一个情境去研究,对于学生的挑战性是不够的,于是就尝试着以这个结论为刺激点,激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研究了先上涨20%,再下降20%,结果是下降了的。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猜想:那要是先下降20%,再上涨20%,结果会怎么样呢?该问题是从前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既可以作为一次巩固练习,又是一个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   随后进行第二次探究,学生惊讶地发现,先下降20%再上涨20%,结果居然也是下降的。这时候学生的心里是兴奋的,同时又是充满了疑惑的,这又是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点。   “研究了两次,无论是先涨后降,还是先降后涨,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情况下,跟原价比,结果都是下降了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问题吗?”学生疑惑:“怎么都是原来的96%,这个是巧合吗?”这时候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观察。   ①五月的价格:1×(1+20%)×(1-20%)=0.96   120% 80%   ②五月的价格:1×(1-20%)×(1+20%)=0.96   80% 120%   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先上涨20%再下降20%,总的变化幅度是120%的80%即是三月的96%,先下降20%再上涨20%,总的变化幅度是80%的120%即是三月的96%,它们是一样的,都下降了4%,所以不论是先涨再降还是先降再涨,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变化”之中存在着 “不变”。在学生感悟的这个点上再一次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你还能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吗?”   有学生猜想“有没有涨涨降降回到那个原价呢?”这样的问题不一定要在本节课中得到答案,但我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每一个结论的得出,同时又是新的激发点。结论不等于结束,在一个结论出来后,教师需要有策划意识,再次创设问题情境,顺着新情境激发对关联问题的想象,不断激发学生的联想产生新的问题。 二、“惜”问   课堂上,我们需要珍惜来自学生的问题,不能轻易忽视或否定孩子的提问,学生的问题很可能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别样的精彩。   一次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时,在探索完三角形的分类之后,学生尝试用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我们都会用这样的两个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从角的角度看: 从边的角度看:   通常研究到这儿就差不多结束了,这时候一个学生提出:“老师,能不能把这两张图合并在一起呢?”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当时内心也是纠结的,主要考虑到课堂时间紧张,而且虽然三角形的分类上过很多次,但这个问题在之前还真没考虑过。可转念一想,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即便没有收获,至少也要让他得到鼓励,最后试着让学生去展开研究。   后来学生们群策群力,最终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图(如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不仅看出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互不包含的三类。同时还看出等腰三角形既可以是锐角等腰,也可以是直角等腰和钝角等腰,等边三角形又是锐角等腰三角形中一类更特殊的三角形。   该图把三角形角的特征、边的特征清晰地整合在了一起,比一条条割裂地讲来得更清晰,更具整体性。虽然这个讨论环节花了较多时间,但是我认为是有价值的。   当学生有想法时,教师一定要珍惜来自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