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习题的设计
优化习题的设计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我个人认为,在小学中高年级,通过优化习题设计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设计对比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比练习是数学练习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有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需要通过对比来理解它,从比较异同中掌握本质特征。
例如:教学了百分数的认识后,可以出示这样一组习题:
(1)甲数是 80,乙数是10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2)甲数是 80,乙数是10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3)甲数是 80,乙数比甲数多2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4)甲数是 80,比乙数少2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让学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两种题目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在比较的基础上,还可注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即百分数与整数的比较。如让学观察比较两个数多少的题目:
(1)甲数是80,乙数是100,甲数比乙数少多少?
(2)甲数是80,乙数是100,甲比乙少多少?
以上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求甲数比乙数多几”,与 “乙数比甲数少几”的解法是相同的,结果也相同。
再如下面两组题:
A ①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 ,还剩多少米? ②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米,还剩多少米?
B ①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还要用几 天? ②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天3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共要用几 天?
在A组题中,由于②比①多一个“ 米” 字,在第二次用去的数量上就起了变化;在B组题中,也只是一字之差:①求完成任务还要用几天,而②求完成任务共要用几天。一字之差,解法和答案就有很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不同的比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概念,进而也便能够准确、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二、设计生活化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例如:在学完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后,某教师指着窗外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说:“同学们,如果我要知道这棵大树的高度,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问题一出,同学们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说:“不行,这棵树那么高,怎么量?”有的说:“爬到树上量。”有的说:“你能爬到树梢上去吗?”有的说:“要是把树放倒就好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在大家积极思索而又不知如何解决的时候,教师说:“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能不能解决呢?”同学们一听,个个露出兴奋的表情,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
三、设计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而设计变式练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学习完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后,可以进行这样的变式练习:
原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变题:
(1)加工一批零件,由甲工厂制造需要20天,由乙工厂制造需要30天,两工厂联合制造要多少天?
(2)一批布可做20件上衣或30件下装,现要配套做,可以做多少套?
(3)一堆草,或可供一头牛吃20天,或可供一只羊吃30天。如果一头牛和一只羊同时吃,能吃几天?
上述例题和三个变题虽然情节、事理不同,但题中隐含的基本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方法也是一致的,这样不但加深了对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知识间的相互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运用变式教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深刻性,通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但不改变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只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从本质看问题,克服思维的僵化及惰性,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pdf
- 设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商业计划书.pptx VIP
-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学设计.pdf VIP
- 寒旱区多年生豆禾混播放牧型草地建植技术规程.pdf
- 202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利民中心 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8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及反思.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语文二诊试卷.doc
- 2024年春季学期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无答案).docx VIP
-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展业博士资格考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