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策的研究
地方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策的研究
摘 要:针对地方高校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本文从语言文字、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认识、营造环境、搞好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 语言文字 规范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052-02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更准确地传递和理解语言信息,必须要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 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 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标志着语言文字的规范有了法律的依据,取得了法定的地位,成为国家的任务。高校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
应该说,大学生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理应有较深的语言文字修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良好的语言素质,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着大量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错别字,读错音
1.写错别字。大学生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家俱(具)、编缉(辑)、急燥(躁)、书藉(籍)、装璜(潢)、油柒(漆)、师付(傅)、同病相连(怜)、挺(铤)而走险、按步(部)就班、再接再励(厉)、相形见拙(绌)等。与之相关的还有书写不认真,潦草乱画,写出的字谁都不认识。
2.读错音。如果说大学生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是时有发生,那么读错音的现象就是屡见不鲜了。常见的问题如下:
⑴读半边。如“机械”的“械”读成“戒”, “阴霾” 的“霾”读作 “里”, “莘莘学子” 的“莘”读作“辛”。
⑵读错声调。出错的频率最高。“憎恨”的“憎” (zēng.)读成“zèng”, “潜力” 的“潜”(qián)读成“qiǎn”,“屡见不鲜” 的“鲜”(xiān)读作“xiǎn”。
(二)方言土语流行,对普通话造成负面影响
规范语言文字,学校是基础,普通话理应成为高校的校园语言。但遗憾的是,校园内的方言土语仍不绝于耳。许多学生从“乡音”中寻找“知音”,一些来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甚至还有一种明显的“方言优越感”。而一些学生却趋之若骛,说话矫声嗲气,张嘴哇声一片,以在普通话中带有港台腔为荣,对普通话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滥用外来词、缩略语
1.滥用外来词。大学生属高文化层次人群,他们接触外来词的机会多,而且接受速度快。但过度的使用外来词则会形成沟通的障碍。“这小伙子真是CBA!”“FT, 你连这都没听说啊?”像这样的话听了难免让人一头雾水,原来“CBA”是“酷毙了”的意思,“FT”是faint 的简称,意为“头晕”。试想,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又怎么能够实现语言重要的交际功能呢?
2.滥用缩略语。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讲求效率,语言也力求简短,缩略语是大势所趋。恰当的简缩体现了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则--经济原则,如将“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将“海外归来”简称“海归”等,但缩略语运用不当,则会闹出笑话。有一段相声就曾讽刺了这种现象,如把“上海吊车厂”简称为“上吊”, “自贡杀虫剂厂”简称为“自杀厂”。目前高校中也存在这种不分场合、不看对象,滥用缩略语的现象。如将
“中文系学生会宣传部”简称为“中宣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简称完全一样,很容易让人引起误会。
二、高校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原因
(一)语言文字方面的原因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的规范与不规范是一组辨正联系、对立统一的矛盾。由不够规范到规范,并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创新和丰富语言,促进语言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每年出现的新词新语都在上千条,如方言词、外来词、网络词等,这其中良莠杂陈,而语言规范又相对滞后,势必造成语言混乱的现象。但语言也正是在这混乱和规范之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并不断发展着。
(二)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影响并改变着国人,而其中不乏有一些年轻人产生了崇洋的思想,“言必用英语”以显示其与众不同,其实难免也有炫耀之嫌。
再比如,长三角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人们接受外来文化比较迅速,求新、求变意识比较强,语言的地区性特征比较明显。经济的强势引发文化传播的强势,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