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诗鉴赏的方法指导
咏物诗鉴赏的方法指导
诗的重心不在写物,而是以物写人,是将物人格化,是借物言志。“物”是咏物诗歌咏的对象,“志”是诗人借助物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非就物咏物,是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格精神委婉地写进去。
咏物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常见问题
同学们不能准确地把握物和志的契合点。只能单纯地谈物的外形,不能挖掘“物”的深刻含意。
方法点拨
首先,明晓术语:托物言志(指抒发情感而言)、象征(指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指修辞方法)。
然后,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 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意象,明晓诗人“寄托”之意。
咏物诗,需要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但又不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还要写出事物的神韵,形神兼备。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物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所以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且茁壮地生存下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的象征。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诗人先写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二、 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物”虽各异,而其情却无别。
1. 咏同一物表达不同的情志。
如唐朝诗人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写过咏蝉诗。他们同样是咏蝉,同样写了蝉鸣,同样以蝉喻人,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生活遭遇各有不同,所以写得完全不一样。
虞世南多才多艺,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地位高,名气大,所以他在《咏蝉》诗里就这样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被关在牢里,无法脱身,又求救无门,所以他的《在狱咏蝉》这样写:“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李商隐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牢骚满腹,所以他的《蝉》诗就这样写:“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三位诗人一为高官,借蝉暗喻品行高洁,声望颇大,充满了自信和满足;一为囚徒,自哀自怜,借蝉写尽失意的痛苦;一为落魄文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是文人可怜的牢骚语。虽然同咏一物,但抒发的是不同的情感。诗人各自所处境遇有别,地位、气质不同,因而在诗中寄寓的情感迥异。
2. 咏同一物表达同一情志。
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用对比的手法写菊花保持自己的个性,不与他花攀比,借此表达诗人不慕高位、坚守节操的品格。
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霜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二者同咏菊,在表达不改节操、坚守人格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 咏不同的物表达同一情志。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品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致。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笔下的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吗?
二者相同的志趣、情操借不同的物得以表达。
三、 熟知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如上述的咏蝉诗,或用比喻,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