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酸性条件下Ti(IV)催化O3/H2O2降解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3.1 不同体系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降解效率 反应体系 Ti(IV)/H2O2 O3 O3/H2O2 Ti(IV) /O3 Ti(IV)/O3/H2O2 表观速率常数/s-1 6.02×10-6 3.96×10-4 9.54×10-4 1.07×10-3 6.41×10-3 R2值 0.95 0.95 0.98 0.95 0.99 表3-1 不同氧化体系降解DMP的表观速率常数 Table 3-1 Apparent rate constants of DMP degradation by different oxidative systems 矿化率:60min时TOC去除率Ti(IV)/O3/H2O2 62.1% 单独臭氧化体系 23.4%。 Ti(IV)能与H2O2络合产生黄色的络合物(Ti2O52+),引发羟基自由基产生 3.2 钛离子浓度和H2O2浓度对DMP矿化效果的影响 图3-1 钛浓度对DMP的TOC去除率的影响 Fig. 3-1 Effect of Ti(Ⅳ) concentration on the TOC removal rate of DMP 图3-2过氧化氢浓度对DMP的TOC去除率的影响 Fig.3-2 Effect of H2O2 concentration on the TOC removal rate of DMP 最佳Ti(Ⅳ)浓度为1.4 mg·L-1, 浓度太高,会淬灭·OH。以下实验Ti(IV)离子浓度均定为1.4mg·L-1。 降解DMP的最佳H2O2浓度 为10mg·L-1 图3-4臭氧消耗量与TOC去除率的关系 Fig.3-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C removal rate with ozone dose 3.3 不同体系的臭氧利用率 Ti(IV)/O3/H2O2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图3-5 气相色谱的分析结果 Fig.3-5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gas chromatography 3.4 Ti(IV)/O3/H2O2体系降解DMP的机理 Compound Code Retention Time /min Structural Formula Formula Molar Weight 1 9.22 C8H6O4 166 2 11.22 C10H10O4 194 3 11.92 C10H10O5 210 4 12.36 C9H8O4 180 5 13.17 C10H10O6 226 6 15.02 C10H10O7 242 表3-2 GC/MS分析检测的DMP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 Table 3-2 Intermediates in degradation of DMP analyzed by GC/MS 图3-6 Ti(IV)催化臭氧化降解DMP的可能途径 Fig. 3-6 Possible pathway of DMP degradation by Ti(IV)-Catalyzed O3/H2O2 (1)Ti(IV)/O3/H2O2体系对DMP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其他三种体系,TOC的分析结果也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矿化率。 (2)与单独臭氧化相比,Ti(IV)/O3/H2O2体系降解DMP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臭氧利用率,该结果对臭氧化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非常突出。 (3)利用GC/MS和IC检测分析了Ti(IV)/O3/H2O2体系降解DMP的主要中间产物,提出了可能的降解途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臭氧化过程水样可生化性的简易评估方法 氧化度:代表有机物的氧化程度。 公式推导: 饱和烷烃CnH2n+2结构不含氧原子,处于饱和状态,规定其氧化度为“0” 1mmol的CnH2n+2其理论的COD为: COD=MO×(3n+1)=16×(3n+1) =(48n+16) mg/L 其相应的TOC为: TOC=MC×n=12n mg/L 忽略COD中常数16,则COD=4TOC 定义:氧化度= (暂不考虑硫、氮等杂原子的影响) 4.1 氧化度概念的提出 图4-1臭氧化硝基苯过程中CODt/COD0, TOCt/TOC0 和氧化度随时间的变化 Fig.4-1 Variations of CODt/COD0, TOCt/TOC0 and oxidative degree with time in the process of ozonation of NB 图4-2臭氧化硝基苯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共三套).docx
- 海众财务软件用户操作手册新.pdf VIP
- 不一样的你我他我和我的同伴.pptx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城市更新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AEC_Q101中文标准规范.pdf VIP
- 2025年演出经纪人信息获取渠道合同管理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安全方案.doc VIP
-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pdf VIP
- 2025年拍卖师职业道德与客户关系诚信建设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冯骥才)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