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基本词汇的研究概述——名词.docVIP

甲骨文基本词汇的研究概述——名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骨文基本词汇的研究概述——名词

甲骨文基本词汇的研究概述——名词   【摘 要】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目前为止能见到的最早记录汉语词汇的文字资料,其中已辨识的许多字是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汉语基本词汇中的词。虽然卜辞未能反映殷商时代词汇的全貌,但从中仍可窥见早期汉语基本词汇的大致情况,通过对甲骨文中能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名词的考察,我们将更加了解这个时代的词汇情况。   【关键词】甲骨文 基本词汇 特点   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所见汉字总数约4500个,经研究考释,能辨识的有100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一字一词,绝大部分一词一义。(据统计,在1020个已识甲骨文中单义词约747个,占73%,多义词273个,占37%【1】)。在这1000多个字中,有许多是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汉语基本词汇中的词。例如:表示动物的:牛、羊、豕、犬等;表示自然现象的:天、地、水、风、雨、雷等;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中等。   虽然由于内容和书写形式的限制,卜辞未能反映殷商时代汉语词汇的全貌,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出早期汉语基本词汇的大致情况。   名词是甲骨文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甲骨文中,诸多名词有着详细的类别和不同用法,汉语词汇的象形性及丰富性在名词中有深刻体现。现从天象、地理、方位、农业、职官等级等方面展现殷商时期的词汇面貌。   (一)有关天象的名称   “日”,太阳。“月”,月亮。“云”象云彩之形,“风”,甲骨文借“凤”字表示,有风和刮风两个意义。雨”有雨和下雨两个意义。   “不遘大雨?不遘小雨?”(粹997)“之夕雨?”(续4·6·2)   (二)有关地理的名称   “土”,土地。卜辞中“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指商王朝的四方疆土。   “石”,石头。商人认为石是神祇所附,因而把石头作为崇拜的对象,有拜石之祭。甲骨文“石”字用作本义者很少见,可以证实者仅有一例:   王有石……作邑于之。”意为有石可以建都邑。(乙3212)   “水”,卜辞中用作名词,多指水灾。“今岁亡大水?”(金377)   “川”,河流。在卜辞中用作动词,表示发大水。“丙子贞,不川。”(宁沪1·482)   (三)有关方位的名词   “方”,方位,四方之方。方表示方位,在卜辞中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出现在“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四方”等语词中。“东、南、西、北”四词,从甲骨文字形看,表示方位均非本义。“东”字象两端用绳束紧的袋子,“南”字象乐器形,“西”字象鸟巢形,“北”字象两人相背之形,都是借用来表示方位的,久借不还,成为专用来表示方位的词。如“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375)   “上”和“下”表示空间的上、下,在卜辞中常连用,如“下上弗若,不我其受又?”(粹1084)“上”指上帝,“下”指地祇。   “左、右、中”表示左边,右边和中间。如“王作三左右中。”   (四)有关时间的基本词   “年、岁、祀”在卜辞中用于纪年,“年”,本义是谷物成熟。北方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农作物成熟一季为一年,引申指时间。   “春、秋”,商代一年分春秋两季,没有冬夏,“春”是春季,指农业生产准备和开始的季节。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冬季和春季。如“今春受年?”。“秋”是秋季,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相当于后来的夏季和秋季,如:“今秋多雨”。   (五)有关农业生产的词   “禾”泛指一切谷类作物。“求禾于河。”(后上22·3)   “黍”粮食作物名,今称黍子、黏米。籽实去皮后称黄米,煮熟后有粘性,可酿酒。“我受黍年?”(续2·29·2)也用作动词,指种黍。“黍于龚”(续5·34·5)“田”在卜辞中用作名词时表示农田,“大令众人曰:劦田,其受年。”(合1)用作动词时表示打猎,后作“畋”据统计,在选取的七部甲骨文著作中“田”出现458次,其中表示打猎意义的有453次(向熹《简明汉语史·汉语词汇史》)   (六)有关等级、职官、军事、刑罚等方面的词:“王”,是商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如“王正尸方。”(粹1186);“公”,王的先祖,如“壬子又多公岁。”(粹405);“侯”,指商王朝的各地方君长,侯伯;“伯”,方伯,指王朝四域之外方国的首领。“伐归白,受又。”(粹1180);5、“臣”为一竖立的眼睛,象屈服之形,本义是奴隶。(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   (七)有关人体部位的词:“天”,本义为人的头顶,在卜辞中天只用本义。“王弗疾朕天?”(乙9067);“自”本义是鼻子,后作“鼻”;“齿”牙齿,商代不分门牙臼齿,通称我“齿”“贞:疾齿告于丁。”;“身”甲骨文象人大腹形,本义为怀孕。引申指人的腹部、身体。“勿于父乙告疾身。”(乙5839)   (八)有关称谓的词   “祖”甲骨文多写作“且”,象神主之排位形。对祖父辈及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