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病水肿中医治疗的的体会
                    肾病水肿中医治疗的的体会
    【关键词】肾病水肿;中医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44-02 
  水肿是各种急慢性肾病以及其它脏腑疾病累及于肾脏所出现的病症之一,既为水肿病,又为水肿症。其治疗方法颇多。古今方剂也多得不胜枚举,古人有发汗、利尿、泻下三大法,比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到“平治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腑,这个可以看做是治疗水肿三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水气病篇》又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涩者,有水可下之。”这是张仲景对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腑三大治法的具体应用,并补充了使用三大治法的适应症,后世医家在运用以上三法治水肿原则的基础上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如朱丹溪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叶天士说:“通表利小便,乃密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脏,温脾肾,疗后方以驱水是阴病治法。”;唐容川认为:“须知水之壅便淤,由瘀血侯然,但祛血则痰水自消。”;张景岳说:“凡治水肿者,必先涩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先贤还有正确处理“利”与“补”之间关系的经验,这些治法比古代治水三法更详尽,使治疗水肿的方法日臻完善,本文在继承学习领会先贤经验的前提下,结合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心得,谈谈水肿治法的心得体会。 
  1宣肺利水法 
  《内经》中的开鬼门,即是宣肺利水的方法,也就是发汗的方法,借助宣肺、发汗从而起到利水的作用,《金匮》中讲到“风水相搏,身体弥肿,汗出乃愈。”《丹溪心法》也云:“水气在表,可汗之”,都说明用宣肺发汗之法能治疗水肿。其中的基本原理是在通过宣肺、发汗的疏通,水之上源调合肌肤腠理,开发的水道通畅,那么肿便可自行消除。因此可以推断,水并不一定是随着汗小时,而是跟随着小便消失,所以又称为宣肺利水,有人将此治疗法喻为提壶揭盖法,实为中肯,此法多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或慢性肾炎,因外感或某种原因而急性发作期的水肿,如浮肿先始于头面,继而下延。末稍较猛,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或有发热,肢体酸痛,脉弦浮,舌苔薄白等,进行中医的辨证,对那些属于风水或者皮水的患者,选用的方剂可以是越婢汤,越婢加术汤,以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苓桂术甘汤等加减应用。 
  2健脾利水法 
  选择应用健脾利水的方法是治疗水肿的最根本方法。古今往来大多数医者都选择应用此法,《丹溪心法》中提到“水肿是由于脾虚,因而不能不能治水,使得水液妄行,治疗时应当选择使用参术补脾,使脾气不虚,健运功能正常。升降出入功能正常,那么水能正常运行,选择五苓散进行治疗,行水的同时可以补中行湿,而利小便,功不可下,张景岳也有此论,但是我们临床实践的结果并不相符,如有病例脾气不运或脾阳不足,水湿不化,而为水肿,若单纯健脾益气,反使气滞而肿胀加重,〈〈古象医镜〉〉中说:“夫肿胀之来,多有标实本虚者,泻之不可,补之无功,最为危候。危候虽不一定,但其言论确系阅历之候。脾虚引起的水肿实际上是标实、本虚。所以治疗的时候应该标本兼治,通常选择健脾或者温脾兼有渗利的方剂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使小便次数增多,恢复正常的脾气以及脾阳功能,那么水肿便会自行消失。否则不能使水肿减轻,反而水气上涌,尿量减少,腰以上水肿加重,因此健脾温脾,必须与渗利之剂同用,才能收到利水的效果。这是由于水邪过盛,湿邪困于脾,土气被阻,这时如果一味地进行健脾补气,那么脾就会愈阻滞,水湿便会进一步的停滞,这就是湿困脾土的主要原因,如果先行利水湿,解除掉湿邪的包围。使脾醒气行,同时又可以健脾、助气,恢复脾的运化功能,水肿会自行消退,这种方法适应于慢性肾炎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或肾病综合征,证见水肿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大肢肿,神疲乏力,中医辩证属于脾虚正水者,常用方剂: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加减,温脾利水方如真武汤、实脾饮加减。 
  3温肾利水法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是形成水肿的重要原因。如肾中阳气不足,气化不行,则聚为水肿。正如《景岳全书》中讲的,夫所谓湿气化者,即肾中之气也,即阴中之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渴而不肿;又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致使脾阳虚而不能制水,也可以使水肿加剧。相反,如果脾虚水肿是原发病,病的时间长了会累及到肾,也可以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候。总之,脾肾、阳虚,都可以引起水肿的发生,鉴于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阂之理,那么用温肾利水治肿,自然也是正治之法。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证,治以温脾补肾,此正法也。然以消治肿,惟少年之暂病,即可,若气血俱衰而反不能受补。则大危之候也。故曾遇此辈必须千方百计,多救根本,庶可得气……凡属中年积损才必以温补而愈。皆终身绝无后患。气虚者,不可反行气,肾虚者不可反利水,且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且痊愈者,愈出自然。消化所以逐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教科研(实践+反思)工作坊:幼儿园教师音乐pck生长的研修路径探索.doc VIP
 - 中餐菜名翻译研究综述.pdf VIP
 - 《氰化渣中硫脲浸金实验研究》》-毕业论文.doc VIP
 - 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宣教课件.pptx VIP
 - 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2030吐司面包行业前景消费规模及未来销售格局研究研究报告(-版).docx
 - 股权激励对华为公司业绩的影响.docx VIP
 - 医疗器械安全风险分析管理报告模板28页.docx VIP
 - 2025年劳动法实施细则完整版.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考点提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