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研究.docVIP

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研究.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研究

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4-06-08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互联网未成年人不适宜信息治理研究(2014QNFX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互联网免费服务使用者权利保护研究(10XJC820006)   作者简介:杨 攀(1979-),男,四川仁寿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互联网法律问题研究;苏 敏(1989-),女,山西孝义人,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法研究。   摘要: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是指美国联邦政府以扣减联邦补贴作为强制手段,要求公立中小学、博物馆和图书馆过滤互联网上对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的法律制度。透过相关法律的制定过程、概念、特征、主要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治理模式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原因,提出四点启示:遵循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采用间接监管和共同治理方式,减少对企业的限制和负担,减少对成年人的妨碍等。   关键词:互联网;有害信息;过滤;美国   中图分类号:D9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1-0029-07   一、引 言   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有害信息,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了净化互联网内容,国家实施了查禁互联网“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在2009年的专项行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文要求全国新出厂电脑预装“绿坝”过滤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期实施,截至目前尚没有替代制度出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现行互联网过滤制度建立的过程也非常曲折,反映了一些客观规律,对其的全面分析可能对我国制度的完善有所助益。   二、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确立、完善和落实   美国互联网过滤制度的立法之路非常坎坷。1996年《通信庄重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简称CDA)是国会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色情信息的第一次立法,但是颁布不久就遭到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的违宪起诉参见ACLU v. Reno, 1996 U.S. Dist. LEXIS 1617; 24 Media L. Rep. 1379。,1997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定CDA相关条款违反了宪法规定参见Reno v. ACLU, 521 U.S. 844, 117 S. Ct. 2329(2007)。。1998年《未成年人在线保护法》(Child Online Protection Act,简称COPA)是国会对联邦最高法院CDA违宪判决的回应。1998年11月,在法案生效前地方法院发布命令禁止施行COPA参见ACLU v. Reno, 1998 U.S. Dist. LEXIS 18546; 27 Media L. Rep. 1026(1998)。。2004年6月,联邦最高法院支持禁止COPA实施参见Ashcroft v. ACLU, 542 U.S. 656 (U.S. 2004), 124 S. Ct. 2783。。2009年1月,最高法院驳回了联邦政府的上诉,从而最终扼杀了该法案参见Mukasey v. ACLU, 2009 U.S. LEXIS 598 (U.S., Jan. 21, 2009)。。国会汲取了CDA和COPA的教训,在制定《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Children’s Internet Protection Act,简称CIPA)时调整了内容,但同样遭到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的起诉参见Am. Library Ass’n v. United States, 201 F. Supp. 2d 401 (E.D. Pa. 2002)。。与前两部法律的命运有所不同,20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3比例支持了CIPA[1]。   在CIPA之后,完善互联网过滤制度的尝试持续不断。根据CIPA,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了配套法规加以落实参见47 C.F.R. §§ 54.520。。2007年通过的《21世纪保护未成年人法》(Protecting Children in the 21st Century Act)该法的全称是:“修订1934年通信法防止视频服务提供商传递儿童色情物品,保护儿童免遭遇网上施虐者,在州际贸易中限制出售或购买儿童的个人信息。”(To amend the Communications Act of 1934 to prevent the carriage of child pornography by video service providers, to protect children from online predators, and to restrict the sale or purchase of chil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