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开元名相姚崇嫉忌大臣剖析
唐开元名相姚崇嫉忌大臣剖析
两《唐书》中记录了姚崇与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官员关系不协,并认为这是由姚崇“权谲”的品格造成的。不过这些官员在睿宗朝大多曾是宰相,手握行政大权,郭元振、王琚还手握军权。玄宗即位后,姚崇成为宰相,主宰了玄宗朝初年的政治走向,而这些大臣一个个先后离开了中央政坛。姚崇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玄宗初年稳固政治局面的需要,是为了清除睿宗在政治上的影响。处于特定的政治环境,姚崇用非常手段保证了玄宗初年政治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姚崇;嫉忌;权谲;睿宗;玄宗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8-0141-07
张剑光(1964―),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上海200345)
本文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项目编号:J50405)的研究成果。
唐玄宗上台后,于先天二年(713)十一月,召同州刺史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迁紫微令,进封梁国公。史称:“是时,上初即位,务修德政,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同时宰相卢怀慎、源乾曜等,但唯诺而已。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1](卷96《姚崇传》,P3025)玄宗最初几年的政事全在姚崇的操控之下,开元时期的稳定和发展是由姚崇奠基的,正如史家所说:“唐三百年,辅弼者不为少,独前称房、杜,后称姚、宋。”[2](卷124《姚崇传》,P4395)姚崇可谓有唐三百年历史上最有功勋的几位宰相之一。
按理,姚崇处治全国政事有方,应该得到后人的充分肯定,不过人们发现姚崇大权在握后,竟然将多位大臣倾轧出了朝廷,似乎人品有很大的问题。隐藏在史书记录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值得后人进行详细分析。
一、姚崇嫉忌的大臣
所谓姚崇倾轧大臣的事例在史书中可以找到多起。
如《新唐书》说:“然资权谲。如为同州,张说以素憾,讽赵彦诏劾崇。及当国,说惧,潜诣岐王申款。……于是出说相州。”[2](卷124《姚崇传》,P4387)又云张说“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2](卷125《张说传》,P4407)。从这两条资料来看,张说和姚崇之间积怨有点时间了,从前因后果来讲,是张说先对不起姚崇,而姚崇是回敬了一下,所以说姚崇“权谲”理由不算太充分。
除张说外,姚崇还与不少高官关系不协。如:开元初,刘幽求“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2](卷121《刘幽求传》,P4328)。《旧唐书》也谈到刘幽求开元初“除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姚崇素嫉忌之,乃奏言幽求郁怏于散职,并有怨言,贬授睦州刺史,削其实封六百户”[1](卷97《刘幽求传》,P3041)。与姚崇对张说的“素憾”一样,姚崇对刘幽求是“素嫉忌之”,积怨由来已久。
姚崇与钟绍京的关系也不和谐。钟绍京于“玄宗即位,复召拜户部尚书,迁太子詹事。时姚崇素恶绍京之为人,因奏绍京发言怨望,左迁绵州刺史”[1](卷97《钟绍京传》,P3042)。史书又云:“玄宗即位,复拜户部尚书,增实封,改太子詹事。不为姚崇所喜,与幽求并以怨望得罪,贬果州刺史,赐封邑百户。”[2](卷121《钟绍京传》,P4329)姚崇对钟绍京是“素恶”,全凭个人好恶,原因与刘幽求基本相同,也是由怨言引起的。
与姚崇关系不协的人还不少,如魏知古“与姚元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2](卷126《魏知古传》,P4414)。《旧唐书》也云:“姚崇深忌惮之,阴加谗毁,乃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1](卷98《魏知古传》,P3064)从史书的笔法来看,姚崇做人不地道。
再如赵彦昭,史云:“彦昭本以权幸进……于是殿中侍御史郭震劾暴旧恶,会姚崇执政,恶其为人,贬江州别驾,卒。”[2](卷123《赵彦昭传》,P4377)又云:“俄而姚崇入相,甚恶彦照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别驾,卒。”[1](卷92《赵彦照传》,P2968)不过赵彦昭曾弹劾过姚崇,现在为他人所劾有“旧恶”,姚崇对他有看法于理说得过去。
此外,还有两人疑似与姚崇关系不协,只是史书的描写不太明显,比较隐晦。
其一是郭元振。据《旧唐书》云:“玄宗于骊山讲武,坐军容不整,坐于纛下,将斩以徇,刘幽求、张说于马前谏曰:‘元振有翊赞大功,虽有罪,当从原宥。’乃赦之,流于新州。”[1](卷97《郭元振传》,P3048)同书又云:“先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召元之人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迁紫微令。”[1](卷96《姚崇传》,P3023)对骊山讲武,《新唐书》的描述较为详细:“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