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编者按]“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乱者亡必聚。”沈卫国同志在今年全委廉政工作会上指出,廉政教育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认为小事情无所谓。实际上,问题都是从小的开始,一旦开了口子,大的就收不住。二是侥幸。经济上的活动怎么可能没有痕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凭什么他辛辛苦苦挣的钱要给你?最重要的是,一旦在小问题上放松了要求,就在人格上就失去了自尊。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为;有问题不被发现是偶然的,被发现是必然的。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
莫 忘 慎 微
《本蜀论》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惠王一直想吞并蜀国,但苦于“蜀道难”。后来,秦惠王见蜀王好财,便雕琢了一头石牛,把财宝塞到牛肚子里,并告诉蜀王要把这个能屙出财宝的神牛送给他。蜀王大喜,命人修桥筑路,以运“神牛”。秦军便沿路挺进,灭了蜀国。由些可见,贪图小恩小惠犹如“舐刃之蜜”,虽能求得一时之甜意,却有“割舌之患”。安徽省宣城市原常务副市长赵增军的堕落再次验证了这个定律。他通过一次次的“小打小敲”聚财达数百万元之巨,最终东窗事发,落得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同时也给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深刻的警示:拒腐防变必须从小处做起。
透析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领导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收受小恩小惠开始,贪欲日渐膨胀,直至身陷囹圄甚至性命难保。一开始他们往往慑于党纪国法的威严,对于厚礼重金之类不敢染指,对一些小恩小惠却认为是小事情、小错误,组织上也不会过分追究,便来者不拒,以致胃口越来越大,最终被“小糖球”垒起的“大糖弹”所击倒。赵增军就是如此,他从送上门来的“薄礼”收起,发展到一次次伸出贪婪之手,向上至公安局长、下至大小包工头索要钱财和物品,包括电视机、打印机、照相机、扫描仪等等,其品种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但为什么赵增军等领导干部还是“前赴后继”,贪图小恩小惠,结果一步步坠入深渊而无力自拨呢?仔细分析他的堕落过程,除了理想信念动摇这个根本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作崇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心理因素:一是失衡心理。由于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堕落,这是很多领导干部走向违纪专家法道路的共同特点。赵增军就是一个例证,案发后他坦言:“置身于灯红酒绿中,频频和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来往,心理就逐渐失去了平衡。自己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也没落下,为何不趁手中有权时为自己谋点利益,为以后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呢?”于是,萌生贪念而又缺乏监督的赵增军走向堕落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二是侥幸心理。一些领导干部明知其行为是触犯党纪国法的行为,一旦败露就会受到严惩,但却自信只要自己做的事情天衣无缝,便可以瞒天过海。赵增军就认为,“捞钱的事只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别人是不会发现的”,于是心存侥幸的他收下了别人送来的第一笔贿款,初尝“甜头”平安无事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以权换钱的思想。三是贪欲心理。任何人都有欲望,但贪欲一旦放纵而不加遏制,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样肆虐。正如赵增军给自己总结的堕落公式“欲望——满足——新的欲望——更大的满足”那样,结果变得越贪越想贪,越贪越敢贪。
“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赵增军的深刻教训再次说明,领导干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工作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首先,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无小事”的观念。用“贪取一钱,即与千金无异”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严于律己,在各种诱惑面前做到眼不红、手不痒、心不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不为欲诱,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时时防范、处处警惕,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其次,及时纠正“小事情”上的“小错误”。从近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查处的案件看,上级组织、平级组织平时对领导干部疏于监督,对一些“苗头性问题”没有及时敲警钟、打招呼,是一些领导干部陷入腐败泥潭的重要原因。因此,组织上必须重视“小事情”上的“小错误”,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早打招呼,切实增强国家公务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促使其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或即使犯了错误也能及时改正,避免小错酿成大错。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拒腐防变,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