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输给大力丸
早些年有段时间(估计那时候“超女好男”们还在啜奶嘴),电视有奖问答节目曾大行其道,惹得我有空还瞄上几眼,直到有一天撞见以下场景:主持人亮出四个噪声数值,面露一贯的自得+神秘表情,答题人必须选择,其中哪一个超标了。记得结果是答题人通过电话向场外亲友求援,主持人照例兴奋地高呼:恭喜你顺利过关!第二天跟几位同行说起,大家面面相觑一致苦笑:看来只有外行才能答对。假如拿这个问题来问我们,我们会追问:是环境噪声还是产品噪声?是城市噪声还是别的什么区域?如果是城市噪声,那么该噪声数值是在城市五类区域中的哪一类区域测定的?是昼间还是夜间测定的?除此之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农用运输车噪声限值、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
从此谢绝任何有奖问答节目,并且对国人省略前提的能耐彻底心悦诚服,直到这次被编辑抓差,来对国学用于管理的缺陷发一通谬论。事先声明:在国学的概念尚且模糊的前提下,要想真正讨论国学在现代管理当中的运用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梦见的。以下的谬论仅仅效仿当今电视主流,聊充娱乐。
早先我们视野所及被称作天下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国学这个词。那时皇极高明如亘古不移的北极,一直不会偏向任何别的方向。与我们长相、语音不同的,那是化外之民,说得难听点就是蛮夷,在我们眼里基本只比禽兽稍微好点。他们来到我们中华上国,当然是来俯首归顺的。偶尔,他们也会有些新奇的玩意儿,好东西当然可以拿来,但最终都可以从我们这里找到根源,其实我们原先都有,只不过他们玩得跟我们有那么一点不同而已。接下来我们当然可以吸纳,直到这些玩意儿重新变成我们自己的,就跟我们把借出去的东西收回来重新登记上账没什么区别。几千年都这么过来了,忽然,有一天,坚船利炮来了。这回轰开的不仅是国门,动摇的不仅是天朝皇极。
这些化外的野人,呃,现在该改口叫洋人了,或者洋鬼子,凭的是什么能耐?机巧?看来只有机巧。坚船利炮,不就是些小机巧么?这种机巧,老祖宗一直是鄙夷的,那是下等人的事情;专门鼓捣这些玩意儿的人,以前我们笼统唤作“百工”;更早些时候,就是我们梦想回去的那个“三代”,法律条文写得清清楚楚:“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但洋人的玩意儿毕竟是狠。我们拿什么抵挡呢?依了惯例,还是拿来用吧。张之洞的《劝学篇》就说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原先那套,唤作“中学”,中外有别,西洋外国那套,不妨名之曰“西学”,到底不过是“用”,我们的“中学”才是根本,是“体”。这之后又有了“国粹”、“国学”、“国故”诸多名目,后来一帮留洋的,或者不满的,干脆就叫起了“旧学”―老祖宗教导说要“苟日新、日日新”,拿老祖宗的东西唤作“旧”,还搞出个“新学”当做宝贝来作对,简直数典忘宗大逆不道;最最荒唐的,是有人居然叫嚷着要再“破四旧”,说是破除什么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话说回来,洋人当中毕竟也有几个明白的,知道中华上国的东西好,追慕之余肯花工夫来研学,于是又有了“汉学”的名堂。
苦笑着的娱乐告一段落。现在我要说:如果要研究“国学入股管理”的缺陷,首先要分清国学与国民传统文化的区别。粗略地说,国学并非如同外行想象的那样,似乎是一贯而清晰易见的。事实是:国学的范畴极其丰富而复杂,甚至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习惯上认为中国是儒教国家,就拿儒家来说,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不但没有占据优势的地位,如果与兵家、纵横家、法家相比,得售的机遇少得可怜;在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儒家著作也在焚禁之列。秦的崛起,或者按照我们当下的说法,秦的管理,是纵横家、法家思想的成功运用。而中国成为后世所认为的儒教国家,要等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奠定了基础,何况这时候儒还没有成为“教”―事实上,儒始终都不构成宗教,即便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大概都受到“打倒孔家店”、“万恶的旧社会”的口号熏陶太久了,现在的年轻一代恐怕又会在帝王影视剧的轰炸中长大,以至于很难对民国以前的社会形成真实的印象(这里没有使用“封建社会”这个词,因为我们习惯的用法其实是不严谨的)。难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时代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国学?难道端午重阳春节的节庆就是国学?难道道观寺庙、宽衣长袖就是国学?
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延续性最强的国家之一。如果说它能够保持基本的统一数千年完全是靠运气,没有赖以存活的思想或者管理方式,那是谁都不敢相信的。如果断言它的最近数百年的问题完全是因为国学,那同样是粗暴的臆测。
任何问题的研究都需要专业的基础与专门的技术。如果说国学存在着不利于管理的倾向,那么,包容性该算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身处这样的环境,如果你已经清醒,估计你最难以忍受的就是不明确的、模棱两可的暗示性的东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