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邢窑唐三彩
浅述邢窑唐三彩
【关键词】河北内丘;邢窑;唐三彩;中子活化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邢窑唐三彩的出土情况,并与目前已发现的其它烧制三彩器的窑址进行对照,同时借助中子活化分析数据,对邢窑唐三彩的工艺及特点做了分析研究,认为邢窑是烧制唐三彩的一个重要窑口,但其烧制范围较小,也没有形成规模和批量生产。
邢窑位于今河北内丘,是以生产精湛白瓷而闻名于世的古窑场之一,在《茶经》、《茶中杂咏?茶瓯诗》、《大唐六典》、《国史补》、《乐府杂录》、《长庆集》等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邢窑品种的多样化,已在近20多年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中被证实,像邢窑烧制的透影白瓷,带“盈”、“翰林”款识的细白瓷和唐三彩,堪称邢窑的“三大绝技”,尤其是唐三彩釉陶的发现,为邢窑陶瓷苑中又添奇葩。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教授、陶瓷专家叶?该裣壬?所说的:“它在邢窑的出现,既填补了河北唐代陶瓷史的一段空白,也可证知邢窑品种的丰富多彩,以及当时人民生活中对三彩陶器的广泛需要情况。”[1]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欣喜。本文拟就邢窑唐三彩相关的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关于邢窑唐三彩的出土地点
三彩釉陶的出现,是唐代鼎盛时期陶瓷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釉陶器的又一发展。因此,说唐三彩陶器的绚丽多彩以及窑工们的高超技巧都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一点也不过分。1985年秋,在内丘县城拓宽中兴街建筑工程挖基槽时,首次发现三彩器物及残片。该地点位于县大礼堂以北,中兴街中部,距地表1.5~2米左右,范围不大,为一堆积层。当时县文物部门只做了局部清理,采集了一些三彩和素烧器物的标本及残片,窑具发现了有粘连浅褐釉痕的大小两种三叉形支具。在1988~1991年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内丘做的选点试掘中,在礼堂北发现了模制的三彩人俑、马俑等[2]。2003年春,为配合步行街工程,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内丘县文物保管所、临城县文物保管所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礼堂北部及影院一带距地表2米以下出土了三彩执壶和大量素烧佛龛和佛像等,有几件素烧人物与河南巩义三彩窑址出土的一件“抱物者”坐像完全一致[3]。文物普查中,在北大丰窑址也偶尔发现过三彩残片[4]。
由此可见,邢窑唐三彩的出土范围大致在县大礼堂以北及北大丰窑址一带,出土器物标本主要有碗、罐、盘、?埂⒈?、执壶和模制人俑、马俑以及素烧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区窑址首次发现了素烧印花纹饰佛背光残片和三彩菱形纹枕残片等。
二、关于邢窑唐三彩的工艺及特点
“进入隋唐以后,低温釉陶日益向唐三彩方面不断发展与演变。”[5]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邢窑在隋代就出现了青釉和黄釉器,还有在胎体上施白色化妆土的习惯,意在追求完美,使釉色更加光亮。笔者认为邢窑的工匠们在当时可能有这样的设想,既然已因烧造白瓷闻名遐迩,为何不在三彩上再创辉煌呢?于是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瓷土资源,借助烧制白瓷的成功经验,大胆尝试,终于成功烧制出了三彩釉陶。可以说邢窑唐三彩的出现,是邢窑在工艺创新上的又一次飞跃。
在对出土的各种器物标本及残片的胎质、胎色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邢窑的白胎及粉白胎是用瓷土(坩子土)做原料且低温烧制的,所以对胎坯用土十分讲究,须经过对瓷土的淘洗、沉淀、揉炼等多道工序来完成。在器坯成型后,施白色化妆土入窑焙烧,施釉后再二次入窑低温烧成。由于釉料中加入了大量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以及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釉料的着色剂,所以在窑炉里焙烧时,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周围扩散和流动,多种颜色互相浸润,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由于没有做大面积的发掘,且邢窑的三彩窑炉和作坊目前也尚未发现,所以对邢窑三彩烧造工艺和烧造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受到了局限,但从内丘窑出土的大量素烧器、三彩器、印模和三叉形支具等足以说明,邢窑唐三彩是继河南巩义大、小黄冶村和陕西铜川黄堡窑之后,我国发现的又一处烧制三彩的窑口。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全国已发现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主要有陕西铜川黄堡窑、西安市西郊老机场(礼泉坊)、河南巩义黄冶窑和河北内丘邢窑这四处窑址[6]。
借助先进的中子活化技术可以了解三彩胎的化学组成及含量,现仅从以下几方面对三彩器做一分析。
1、胎质、胎色
从胎质、胎色看,邢窑唐三彩的胎有白胎、浅红胎,还有白里泛灰的粗胎,且含有许多小颗粒。前者胎质较硬,密度高,叩之声音清脆;后者胎质松软,密度低。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选用土质的不同。有资料显示,洛阳三彩是由瓷土烧成的白胎,而西安唐三彩则是用一般陶土烧成的红胎[7]。通过对邢窑三彩红胎的中子活化技术分析,邢窑唐三彩与其他窑相比:西安西郊老机场出土的红胎中钡、钴、铬、铯、铁、钠、铍的含量偏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