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流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有效平台
物流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有效平台
摘要:在我国的制造业领域,跨国公司凭借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赚取高额利润,而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互动共进的机制,特别是在分销网络、物流、融资等方面严重影响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发展物流金融可以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互动合作,从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链接”。
关键词:物流金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供应链;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Logistics Finance in Improving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IANG Qin-er,LIU Jian-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Foresty University,Lin′an 311300,China)
Arbstract: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NCs stand on the highest position of industry chain and enjoy higher benefit than Chinese local enterprises. While, Chines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s still less development and also lacks advanced mechanism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istribution, logistics and finance, as main industries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specially restri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ogisticfinance can force goo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nance institution and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SMEs)of supply chain as well as realize“seamless joint”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logstic finance; productive service; manufacturing industry;supply chain; SMEs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虽然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划分的标准不统一,但普遍认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我国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直观地展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打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在产品的附加价值链中,从研究开发、设计到组装、加工、制造再到销售、物流等各项活动,其附加价值曲线形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左边是上游的研发、设计和材料等;右边是下游的销售、品牌、物流、金融等。左右两边均属于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底部则属于低附加值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组装加工与制造。制造业只有选择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才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互动共进的机制。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处于一种“低度均衡”状态,特别是在分销网络、物流、融资等方面严重影响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物流金融起源于1803年,在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对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史比较短,对物流金融的名称、概念、涵义等还未统一。本文将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的物流与金融有机结合的各种服务统称为物流金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