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术前景一组实在而反动命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学术前景一组实在而反动命题

管理学术前景一组实在而反动命题   老友慕云五曾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衣:中国管理学术界现状”的博文。他虽然是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出身,却对数学模型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颇多微词,还拉了国内某知名管理学术杂志的W老师,某商学院院长S教授做“帮凶”,特别讽刺中国的管理学术是“离开了实践的土壤,管理学的研究如无本之木。缺乏扎实地治学方法,缺乏认真研究实践的习惯。一切从书本来,一切回到书架上去”。并断言,“绝大多数的管理学术研究都是‘皇帝的新装’”。果然,文后的跟帖不仅毁誉杂陈,还间有谩骂轰鸣。其实爱穿唐装的他并非管理学界中人,怕是做了几年《管理学家》杂志的执行主编,浸淫于斯,才发此感言。   比较老友,我对管理学术的了解可能稍多一点儿,也写过几篇不那么主流的学术文章。扪心自问,还算是看过些东西,经历过些事情,且常常以己之愚钝,对管理诸事思之念之。可悲地是,自己对当下管理学术的认同竟然是越来越少,一股脑儿地离经叛道。虽绝不敢自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质疑的种子最终发了酵,酿出的只能是“毒酒”。希望借助《管理学家》的平台,实实在在地求教于各路方家。   预设:管理学院中的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有人参与的组织管理问题,含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组织。   命题一:管理世界的所谓规律大多数是人类社会实践早已累积下的常识,主流管理学术中大多数采用抽样方法获得数据,并通过越来越复杂的统计分析所进行的研究,更多地是在检验常识,并往往证明了常识的正确性。当然,有时候也会离谱到连常识都不如。   推论Ⅰ很遗憾,在管理学术圈,伟大的统计学沦落为包装工具。   推论Ⅱ间接地,管理就不可能是科学,把管理当科学或工程研究的优秀学者们,可以在应用数学系或应用工程系就职,管理是有求于你,但不要越俎代庖。      命题二:管理世界的核心特征是“情境性”,那些被包装成“规律”的常识,在特定的情境中很可能失效。但正确的做法,并非是完全否定常识的意义,而是专注于研究情境的特异性,并重点检讨其中“人”的非常态表现。   推论Ⅰ很显然,案例研究是管理学术最值得信赖的研究方法。   推论Ⅱ案例研究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方法,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而且他/她们的知识结构应该主要由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分析、少量的经济学,以及一点点刑侦学的常识组成。而高水平的研究者还需要有非同一般的直觉和洞察力。   推论Ⅲ很不幸,今天主流的大多数管理研究学者,不仅知识结构存在本质性缺陷,而且已经严重到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管理问题。不要再整天聒噪那些与国际管理学术界接轨的大话了,国际轨道本身就是问题的根源。可以算作例外的有Schein, E.H., Maanen, J.V.等少数专家。      命题三:中国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揭示“真相”,即中国的各种组织到底是些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中,又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完成既定目标的。   推论:不要太迷信问卷,不要迷信访谈时企业上上下下的夸夸其谈,只有靠自己的眼睛、经验、长时间地深度介入,以及洞察力才能获得较有效度保证的研究成果。尽管寻找真相在中国很难、很难。      命题四:中国组织管理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对“权力”的剖析,即质疑并检讨权力的来源、正当性、有效性,并通过权力的视角揭示组织目标(战略―和谐主题)、合作秩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绩效间的紧密关联。当然,还要关注组织的约束条件。   推论:对于那些靠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少数当权者的不正当关系所崛起的显赫企业,就不要再侮辱“魅力型领导”、“核心竞争力”、“价值链”等等管理概念了。      命题五:基于命题1―3的立场,聚焦命题4―5的探讨,管理研究才能真正服务于中国组织实践的切实进步。   也许以下两条不算是严格的命题。      命题六:鉴于中国管理学术界,也就是管理学院主要花纳税人的钱却很少为其提供回报的现状,国家就不要再为管理学院“输血”了,把节约下来的宝贵资源提供给那些无力读书的大、中、小学生吧。      命题七:如果管理学院的学者们不能从各类组织中获得资源进行真正有用的学术研究,就去创业吧,就请走进各类组织直接参与管理实践吧。否则,就请加入到日益浩荡的失业大军,与被我们耽误了的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同甘共苦!   上述幼稚言论,尽管反动透顶,但却出自真诚。顺便也代慕云五回答一位网友的质疑,除了牢骚,好像还有那么一丁点建设性。   耳边总响起北岛的诗句,我多加了两个字,真的,“我―不―相―信”!      链接阅读   皇帝的新衣:中国管理学术界现状   慕云五      和国内某著名管理学术杂志的编辑W老师聊天,发现他很痛苦。他每日审阅的稿件很多,按照他的原话,恨不得把这些来稿的主要文字全部删掉,只保留头尾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